“建国可以,主权不行。”7月7日在华盛顿白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着特朗普的面,丢下这句话。没有警告,没有转弯,直接捅破窗户纸。他明说,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以色列也不会允许它拥有完整主权。

加沙裂变!以色列总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也不允许拥有完整主权

加沙裂变!以色列总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也不允许拥有完整主权

与此同时,加沙正被重新划分、重新安置、重新定义。一场以“主权”为名的裂变,正在进行。

主权之殇,从一纸声明开始

内塔尼亚胡的这番表态,不是即兴之作。

过去九个月,以色列以“反恐”名义,在加沙展开多轮军事行动。联合国数据显示,自2023年10月7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已有超过57575人死亡,超过13万人受伤。

以色列不只是打哈马斯,它是在重新定义加沙的未来。

当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宣布“以色列已同意60天停火协议”,难民以为加沙地区能恢复和平。可协议背后,还有条件:哈马斯必须解除武装、放弃控制权,巴勒斯坦必须接受以色列主导的安全架构。

加沙裂变!以色列总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也不允许拥有完整主权

加沙裂变!以色列总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也不允许拥有完整主权

换句话说,巴勒斯坦可以存在,但不能拥有完整权力。

“三区管控”:200万人口的重新划分

这场裂变的真实意图,藏在一份作战计划里。

5月25日,《以色列国土报》披露了一项名为“三区控制”的计划。以色列国防军准备在未来两个月内,将整个加沙地带划分为三个独立区域

北部的加沙城、中部的难民营、南部的马瓦西地区。

加沙裂变!以色列总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也不允许拥有完整主权

加沙裂变!以色列总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也不允许拥有完整主权

这不是行政划分,而是军事与人口的双重管理策略。约200万巴勒斯坦平民将被重新安置。以军称,这样可以“有效筛查潜在威胁”,但外界普遍担忧,这是一种结构性的隔离。

以色列的意图并不复杂:让加沙人在相互隔离中失去组织力。

人口被分区,资源被切断,援助被控制。以军驻守在每一处关键节点,保持绝对的压制力。

战术转向:从打击敌人到“重塑社会”

这场战争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冲突。

加沙裂变!以色列总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也不允许拥有完整主权

《以色列时报》援引军方消息称,自恢复攻击行动以来,以军在打击哈马斯武装分子的同时,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亡。

比例触目惊心:每打死1名哈马斯成员,平均有3名平民死亡。

以军承认这是“附带伤亡”,但认为“在战略目标下可以接受”。

这不是疏忽,而是一种明确的战术转向

不仅如此,加沙的医院、电站、水厂等基础设施也被系统摧毁。截至目前,三分之二的加沙地区被划为“禁区”,至少28万人再次流离失所。

加沙裂变!以色列总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也不允许拥有完整主权

这不是简单的军事行动,是在打碎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

一个没有医院、没有学校、没有水电的地方,还能称为“国家”吗?

“人道主义城市”:从安置到囚禁

7月8日,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宣布,在加沙南部拉法废墟上,将建一座“人道主义城市”,初期容纳60万人。

听上去像是救助难民,实则是高度封闭的集中区

根据计划,所有进入该区域的巴勒斯坦人都将接受筛查,入内之后不得离开。以色列国防军将负责该区域“安全维护”。

加沙裂变!以色列总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也不允许拥有完整主权

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

这不是人道,而是圈禁。“人道主义城市”更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监狱。

卡茨公开表示,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从社会结构上削弱哈马斯的影响力”。换句话说,是从根子上断掉加沙人的组织能力。

卡塔尔、阿联酋等多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警告,以色列的行为“可能构成强制迁移,违反国际法”。

谈判桌上的设局者

停火协议的谈判仍在继续,但以色列的策略并未放松。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7月8日表示,以哈之间的争议已从四项减少至一项。但这最后的障碍,才是最难的部分:哈马斯要求以军撤离并结束战争。

加沙裂变!以色列总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也不允许拥有完整主权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

以色列拒绝。内塔尼亚胡坚持,“只有在哈马斯解除武装并投降的前提下,才会考虑结束战争。”

这不是谈判,是设局。

以色列希望通过谈判将哈马斯边缘化,再用“人道主义机制”替代加沙的治理系统,最终形成“非主权、可控制”的加沙现实。

国际社会的声音,响而不振

外界并非沉默。

英国、法国、德国三国政府联合呼吁以色列停止阻止人道援助进入加沙。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在多个场合公开批评以色列的行动“超出防卫需求”。

加沙裂变!以色列总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也不允许拥有完整主权

但是,这些声音并未形成实质性压力。

以色列依然控制加沙边境,禁止物资进入。到4月9日,加沙电力供应被完全切断,海水淡化设施停摆,饮水量跌至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

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粮食,加沙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裂变之地”。

主权,在废墟中沉没

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对加沙150多个目标实施空袭。目标包括哈马斯据点、地下隧道、通信设施。

但真正被摧毁的,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加沙裂变!以色列总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也不允许拥有完整主权

主权不只是政府与军队,更是一种存在感,一种生而为人的尊严。

当边界被封锁、政府被架空、人口被重新划区、援助被军事接管,加沙所剩下的,只是一个被定义的存在。

不是国家,也不是省份,而是一块被他人控制的地带。

“主权不在,尊严即亡。”

加沙裂变,不只是地理上的断裂,更是制度、权利与未来的撕裂。

加沙裂变!以色列总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也不允许拥有完整主权

内塔尼亚胡的一句“建国可以,主权不行”,让世界看清了现实:这不是和平的前奏,而是控制的前提。

如果一个民族只能在废墟中生存、在筛查中流动、在援助中苟活,那它的国家梦想,就成了空中楼阁。

主权,不是恩赐,而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