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300公里的瓦罕走廊,我国获得了最好的一块土地,但很多人不知道,阿富汗一端才是真正的塞上江南。

中阿边境村,我国气候恶劣,阿富汗一端竟然是塞上江南,世外桃源

这是瓦罕走廊地图,右边标注着我国的边境村阿特加依里,左边则是阿富汗的边境村萨尔哈德。

两者中间是一片无人区,这里海拔在4500米左右,是喜马拉雅山、天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脉的交汇处,也被称为“帕米尔结”。

帕米尔结是中阿两国的天然屏障,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大雪封山,无法通行,所以这段区域自古都无人居住。

不过在帕米尔结两边,随着海拔逐渐降低,环境开始变好,人类足迹开始出现。

在我国边境村阿特加依里,这里海拔约为3700米左右,虽然有人定居,但环境十分恶劣。

这里的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左右,一年有7个月份处于严寒之中,冬季最冷的时期可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因为环境恶劣,这里树木也十分稀少,多为低矮的灌木丛。

中阿边境村,我国气候恶劣,阿富汗一端竟然是塞上江南,世外桃源

如今阿特加依里有200多人定居,近些年随着我国实力增强,国家对边境村的支援加大。

阿特加依里如今已经有了暖气,有了太阳能,通水、通电、通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如果说阿特加依里是靠科技改变了生活,那么瓦罕走廊阿富汗一端的萨尔哈德则本身就是一片世外桃源。

这里海拔只有3300米左右,和我国林芝地区差不多,基本上已经不会有高原反应存在。

从卫星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萨尔哈德布罗吉尔村这里已经可以进行耕作,遍布着绿色的地块。

同时村庄南侧就是河流,虽然当地降雨量不大,但凭借高山冰雪融水带来的水源,人们的生产生活不会受到任何制约。

中阿边境村,我国气候恶劣,阿富汗一端竟然是塞上江南,世外桃源

除了耕作的土地,当地人还会放牧牛羊,这也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

在很早以前人们还会打猎,因为这一带已经有森林草地,也有各种野生动物存在,甚至还有雪豹的踪迹。

只不过随着人们的猎杀,很多野生动物都被吓跑,留下的雪豹失去食物,已经开始袭击人类的牲畜,这让当地人十分苦恼。

相对于混乱的阿富汗,萨尔哈德则十分平静,整个瓦罕走廊段基本都没有受到影响。

一些村庄的人甚至连美国都不知道,真的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

对于他们来说,战争的记忆还停留在1979年,当时苏联来到瓦罕并占领了萨尔哈德,还在这里建立了军事哨所,搭建了横跨帕米尔河的桥梁。

只不过苏联准备了这么多,最终瓦罕地区也没有发生战争。

中阿边境村,我国气候恶劣,阿富汗一端竟然是塞上江南,世外桃源

如今阿富汗已经将瓦罕地区划为瓦罕市国家公园,而萨尔哈德布罗吉尔村就是国家公园的尽头。

在这里有一座蓝色的房子,是这里最后一家宾馆。

据说这个宾馆从2005年就已经存在,为往来游客提供各种服务。

如果说萨尔哈德已经是世外桃源,那么送萨尔哈德向西,海拔越来越低,气候环境也越来越好。

到萨尔哈德所在县城汉杜德的时候,这里海拔已经只有2800米左右。

这里有森林、瀑布、梯田,还能种植苹果树、杏树等可以度过寒冬的果树,可以说这里的环境已经和平原地区没什么区别。

不过由于处于偏远地区,经济又不太发达,瓦罕走廊阿富汗一端的老百姓都比较贫穷,甚至还存在着以物易物的情况。

在我国边境村都通网、通电、通暖气的时候,他们却还只能靠天吃饭,过着相当原始的生活。

中阿边境村,我国气候恶劣,阿富汗一端竟然是塞上江南,世外桃源

在很多人印象中,瓦罕走廊是一个死寂的无人区。

但通过这篇文章大家或许已经发现,真正无人区的部分只是瓦罕走廊东段,中阿两国边界的100公里左右的范围。

对于长达300公里的瓦罕走廊来说,无人区只是相对较少的一部分。

只可惜这段无人区太过艰险,帕米尔结的屏障太过牢固,就算瓦罕走廊西段再是世外桃源,我们也无能为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