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市场对无人机操控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飞手”需求与日俱增。“飞手”岗位“喊渴”,“好手”更是稀缺,此前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不久前,“00后女生做无人机飞手年入40万元”的话题在网上引发关注。


那么,想要成为飞手

拿下就业机会

有哪些先决条件?

在台州

成为飞手后薪资待遇到底如何?


低空领域就业市场充满机会


“00后飞手”吃到行业红利


拍摄、测绘、植保,低空经济的腾飞让无人机的应用领域愈发广阔,也为无人机“飞手”增加了就业机会。


蔡林哲是应届毕业生,今年5月之前,他还是个无人机“小白”。大学毕业前,他开始准备CAAC中型超视距驾驶员,也就是业内常说的中型机长执照考试,经过一个月的培训顺利通过了考试。“机器人、AI是当下的大热门,哪怕不是相关专业,无人机也相对比较容易入门。中型机长的证覆盖面广,拿到证之后基本就可以进行无人机相关的各项工作了,像无人机植保、运输等都可以去做。”


拿证后,蔡林哲比一同毕业的同学们先一步,在温岭本地的中国航苗计划——空天科普基地就业。“当时考证花了1万多元,第一个月到手的工资就差不多1万元。其实拿到证只是进入这行的‘敲门砖’,无人机维修、航拍、吊运这些技能,都需要在实操中不断精进。”


低空领域就业市场充满机会


说话间,蔡林哲拿出了他刚入手不久的穿越机,在室内给记者来了次现场教学。装备好头戴式眼镜,记者尝试用摇杆操控,摇杆向左无人机向右,摇杆向右无人机向左,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半天就是不听使唤。而在蔡林哲的手中,这台穿越机在空中辗转腾挪快速移动,操作顺畅,而戴着眼镜的记者视线随着无人机摄像头的画面快速切换,只过了十几秒就感觉脑袋发晕,脚也有些轻飘飘了。


刚拿证就能月入过万,这到底是个例,还是行业基准?记者随机采访了空天科普基地的几位工作人员,了解“飞手”的执照信息和薪资待遇水平。



张华君持中型机长证,工作第一个月,月薪7000多元;张瑞升从业5年多,持教员证,有培训新驾驶员和签发训练合格证的资格,月薪在1万多元,多的时候能到2万元;陈其翔工作2年,持中型机长证,月薪8000多元;应宇涛工作2年,持中型机长证,每月基本能拿8000元,最高拿到过1.3万元。同样持中型机长证的单敬博,月薪在1万元以上。



低空领域就业市场充满机会


低空领域就业市场充满机会


“现在很多行业都开始用无人机了,就拿考证常用的M300小型无人机来说,它可以通过搭载不同的设备,具有红外、喊话等功能,在领地搜救、安保执勤等场景得以普遍应用。”张瑞升说,考取不同等级的“飞手”证后,就可以进行对应的商业行为,通过技术赚取报酬。


低空领域就业市场充满机会


目前,可考取执照目录等级的只有小型和中型无人机执照。一般来说,考取小型无人机视距内驾驶员证,可以从事无人机商业拍摄等工作,如果考取的是中型超视距驾驶员(机长)证,可以参加各行业、部门的招聘考试。考取中型无人机执照后,就可以参与无人机吊运、植保等工作。


“像之前仙居杨梅用无人机从山上往山下运,对载重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型执照才能操作。”张瑞升介绍,无人机植保属于季节性作业,但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无人机植保公司在对“飞手”进行招募,岗位缺口仍然较大。


这两年持证起飞的“飞手”越来越多。“我觉得往后无人机‘飞手’的数量还会快速增长,无人机执照会变得跟驾驶证一样普及。”浙江航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盈说。


低空领域就业市场充满机会


低空领域市场充满可能。纵观无人机应用场景变迁,适用领域不断拓宽,“飞手”就业选择、要求也在不断变多、变高。


“最开始,民用无人机更多是用在商业航拍上。当时大部分人都没想过,这台用遥控器操纵的机器还可能成为植保、测绘领域的重要工具。”朱盈说,如今,载人无人机也开始应用在旅游观光领域,对于无人机相关产业,可以大胆想象,就业方向也会越来越多。


朱盈认为,低空经济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空间大、前景广阔。单从目前的“飞手”缺口看,整体市场的机会是可观的,不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大有可为,相关企业也要给予从业者更大的支持,与行业同发展。“无人机‘飞手’的门槛不算高,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可以快速上手的。但选择这行,同样不能只着眼于当下,要不断磨炼自身技能,以基础‘飞手’为原点,不断向行业深处拓展,才能适应产业高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记者:陈佳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