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俄外长拉夫罗夫奔赴中国所为何事
11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拉夫罗夫朝鲜行程刚结束,一架俄罗斯专机就飞抵中国。那么,拉夫罗夫抵达平壤后,与朝鲜都谈了哪些内容?见完金正恩后,拉夫罗夫马不停蹄奔赴中国,又究竟所为何事?
7月12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见了到访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此次会晤被官方称为第二轮战略对话,接待级别极高,场地选在元山新落成的度假区,拉夫罗夫登上游艇与金正恩会谈。这种特殊安排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金正恩多次公开表示,要支持俄罗斯“为从根源上解决乌克兰事态而采取的一切措施”。
拉夫罗夫则承诺,要与朝方加强战略协同,甚至使用了百年大计来定义两国关系,这种表述极其罕见,也说明俄朝之间的共识已不再局限于地区外交,而是在全球博弈中相互认定为“真实战友”。
就在元山会谈结束不久后,拉夫罗夫第一时间飞往中国,这一步棋更值得玩味。中国一直强调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坚决反对单边制裁和霸权行径,现如今中俄保持着全面战略协作的关系,而中朝之间也有着深厚传统友谊。
更重要的是,拉夫罗夫此行还将参加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外长会。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多边会议,而是一次涵盖政治、安全、经济的区域大平台。在当前全球安全局势持续动荡、经济碎片化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上合组织承载的功能,远远不止是发表联合声明那么简单。
此外,拉夫罗夫不排除携带朝俄战略成果直接进入上合会议,也意味着这些信息很可能将在会议上,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成员国进行通报。换句话说,俄朝关系的升级版很可能正准备纳入更大区域合作框架中。这种融合性的外交推进节奏,其实就是对抗以美国为首的阵营化、排他性规则主导的一种替代路径。
回过头来看,朝鲜拥有对抗美国压力的坚硬姿态,俄罗斯拥有资源和军事影响力,而中国则拥有广阔市场、稳定发展和规则构建的能力。这三者结合虽然不是军事联盟,却已具备战略合力的雏形,至少从外交联动来看,已经走到了默契期。
因此,这不仅仅是一架俄专机的落地,而是一次地缘信号的释放。在这场持续拉锯的全球格局重塑中,中俄朝三个角色分别扮演了打破制裁封锁、抵抗西方扩张、重塑合作秩序的关键节点。从元山的游艇会谈,到天津的外长会预热,拉夫罗夫像一根穿线的针,把看似分散的局部接触,缝合成了一个反西方同盟的外轮廓。而这其中,中方的态度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俄罗斯在亚洲布局正不断深化,这种战略上的重心转移,明显是对欧美封锁体系的反制,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既不是传统的中立协调者,也并非简单的经济伙伴,而是实际的稳定合作者。换句话说,面对特朗普式的全球重构,中方的选择不是去回应每一轮威胁,而是通过外交节奏主动改变议题。
从东盟会议到上合组织再到金砖机制,中国以多边平台为主轴,拉出一条不与美国硬碰,却不断削弱其外围控制力的“协同路线”。这种策略也正是当下复杂地缘格局中最稀缺的智慧。因此,这场看似普通的外交转场,其实串起了俄朝战略互信、中国多边协调、美欧战略焦虑之间的一个新平衡。而这个平衡的背后,藏着未来国际局势走向的一个判断,美国想主导一切,但不再具备独断全球的能力,俄罗斯想坚守底线,也正在寻找更大的战略支点,中国则选择主动塑形,以合共赢对抗霸权主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