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名跟随在毛泽东身边的警卫员突然收到一封信,看过内容后他大惊失色,躲在没人的角落里啜泣起来。这一幕恰好被毛泽东看到了,他连忙上前询问。警卫员抹着眼泪,支支吾吾地说出了一番话,毛泽东听后大为震惊,立刻拍板给他开了一封公函。

1957年,主席卫士突然回到老家,县领导惊讶:我们这有北京大官

当他带着这份意义非凡的公函回到家乡后,连县领导都被惊动了,惊讶地表示,原来我们县还出了毛主席身边的大官!

一、警卫王昌武

这名警卫员名叫王昌武,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参加过很多重要战役。建国后他被调到了县上的警卫连,因为枪法奇准,三发连中红靶心,被选中参加军区运动会,不负众望拿下了全区第一的好成绩,是个名副其实的神枪手。

1957年,主席卫士突然回到老家,县领导惊讶:我们这有北京大官

有了这样出众的表现,很快他就直接被调到了中央警卫团,经过为期5个月的训练后,他收到一个重要通知,进入中南海当警卫员。更让王昌武欣喜若狂的是,1953年的一天领导找到他,询问是否愿意到毛泽东身边做警卫。当时的王昌武只有21岁,还不懂隐藏自己的情绪,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全,只是不停地点头。

王昌武所在的小队负责的区域在丰泽园,需要陪同毛泽东进行各种私人活动,比如会客、出行、宴请等。后来小队的职责有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分为内勤和外事,王昌武被分到了内勤卫队,专门负责毛泽东生活起居时候的安全。

1957年,主席卫士突然回到老家,县领导惊讶:我们这有北京大官

新的工作任务让王昌武很新奇,因为内勤不能配枪,这就让他的工作体验与戎马生涯时截然不同。内勤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给主席送文件,有时候还要负责采购日用物资、送洗衣物,王昌武还充当过园丁的角色,给主席的花园修枝剪叶。

作为毛泽东的警卫,王昌武需要经常出入中南海。因为这里是中央重地,进出通行必须出示身份证件。但一次他走得匆忙,竟然忘记带了,这就出了麻烦。守卫的士兵没有证件不肯放行,王昌武正在办主席交托的重要事情,被拦阻在外急得头上冒烟。

1957年,主席卫士突然回到老家,县领导惊讶:我们这有北京大官

正在僵持不下时,一个女孩的出现解了王昌武的燃眉之急。女孩经过时听见王昌武正在费尽唇舌解释自己的身份,便停下来和他交谈了几句,听说他是主席的警卫后立刻表明身份,原来她就是李讷。

王昌武连忙请她给自己带个话,李讷便拿着他写的纸条离开了。纸条被顺利地送到了警卫队长李银桥的手里,他立刻猜到了王昌武的窘境,便安排人拿了证件去接他。

在王昌武的讲述中,他在中南海是还有很多值得回忆的经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毛泽东是个遥远的高不可攀的存在。但对王昌武而言,他却是自己每天都要见到的人,而且真实的毛泽东一点也不高冷,为人非常随和亲切。

1957年,主席卫士突然回到老家,县领导惊讶:我们这有北京大官

一次王昌武正在花园里忙碌,正好看见散步归来的毛泽东,他立刻立正敬礼。毛泽东笑着和他拉起了家常,得知他没上过几天学后,还特意叮嘱他要多学习文化知识。有了主席的鼓励,王昌武开始奋勇直追 ,从拼音字母开始学起,下班后的时间全被文化学习占满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他已经可以轻松阅读书籍和信件了。

还有一次,王昌武和一帮警卫战士被通知集合,来到书房后才发现现场摆了满满两桌子饭菜,原来这天是毛泽东的生日,他请来警卫与自己同乐。那顿饭让大家吃得非常尽兴,很多菜品和点心都是当时普通人很难吃到的,王昌武念念不忘了很久。

1957年,主席卫士突然回到老家,县领导惊讶:我们这有北京大官

但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被主席款待,一天出去办事误了饭点,本来准备熬一熬等到晚上再吃,结果汇报工作后被毛泽东叫住了,他告诉王昌武厨房里有专门给他留的大螃蟹。也许是第一次吃,没多久王昌武就出现了过敏反应,毛泽东立刻叫来医生,直到他病情好转后才放下心来。

能够成为毛泽东的警卫,对当时所有战士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有一件事让王昌武很难受。作为中央警卫员,他不能轻易向别人透露自己的身份和工作内容,这其中就包括最亲近的家人。1951年进入中南海后,王昌武一直对家人守口如瓶,过了整整8年隐姓埋名的生活。直到离开前,家人都不知道他确切的工作单位和地址。

1957年,主席卫士突然回到老家,县领导惊讶:我们这有北京大官

他种种反常的举动让家人疑惑不解,王昌武自己也背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工作性质他很少能回老家,这让亲戚们都觉得他是个忘本的白眼狼,只有父母知道儿子的性格和人品,始终如一地支持他。

1957年发生了一件事,王昌武突然收到一封加急信,原来老家受灾严重,家里饿得揭不开锅了。王昌武非常痛苦,又不愿把自己的困难告诉领导。接连几天他都不在状态,这些变化被细心的毛泽东发现了,几番催促后王昌武终于开了口。

1957年,主席卫士突然回到老家,县领导惊讶:我们这有北京大官

毛泽东立刻让单位给他开了介绍信,信中还督促地方政府要全力解决军属的生活困难。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王昌武激动得潸然泪下。看过他的介绍信后,当地干部惊呼,原来王昌武是中央来的大官,立刻加快救灾进度,王昌武的家人也顺利地度过了灾荒。

二、从警卫到猎户

除了王昌武,毛泽东和他的警卫员之间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奉孝同的年纪和王昌武相仿,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1953年他因个人能力出众被调到了中央警卫团,负责毛泽东的日常安全。毛泽东为人很随和,在中南海任职期间,他和奉孝同聊过很多次天。

1957年,主席卫士突然回到老家,县领导惊讶:我们这有北京大官

奉孝同是个比较感性的人,每次和毛泽东聊天之后都非常激动,有时情难自抑,还会掏出日记本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王昌武一样,他也收到过毛泽东的特别叮嘱,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奉孝同以前只念过3年书,但在毛泽东的关怀下,他们这些文化基础薄弱的警卫员都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时毛泽东还会亲自给他们补课。

复员转业后,奉孝同来到了老家的武装部,负责训练当地的民兵。这一年他遇到了真爱,解决了个人问题,开始了新的生活。

奉孝同工作的地方在山区,经常会有野兽出没,据说还发生过老虎咬死人的事,搞得当地居民都非常害怕。奉孝同便带着自己的民兵进山搜捕,消灭了肆虐当地的野猪隐患,老虎也被吓得不敢再现身。

1957年,主席卫士突然回到老家,县领导惊讶:我们这有北京大官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奉孝同成为了无官一身轻的农民,没人会想到他竟然曾在主席身边做过警卫。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奉孝同经历了很多困难,但从未吐露过自己的过往,利用主席警卫的身份为自己谋什么利益。

一直到2005年当地政府清理人员的简历,才发现奉孝同是立过战功的老兵,但那段中南海的特殊经历还是无人知晓。直到50多年后因为一件事,奉孝同才缓缓开口,吐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1957年,主席卫士突然回到老家,县领导惊讶:我们这有北京大官

奉孝同生育的几个孩子先后遭遇不幸,只有大女儿活了下来。后来大女儿意外受伤生命垂危,但家里根本拿不出医疗费,奉孝同不忍唯一的孩子就这样离开,第一次开口向武装部求助。他的情况立刻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不仅费用问题解决了,还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关心。

三、级别最高的警卫员

在毛泽东的众多警卫中,有一个人的身份非常特殊,他就是李克农。长征途中李克农专门负责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安全工作,算得上是毛泽东级别最高的警卫了。李克农曾经概括过自己的一生,他觉得自己一辈子做了两件值得称道的大事,其中一件就是做毛泽东的警卫员。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李克农从事的都是地下工作,活跃在最危险的隐蔽战线。虽然不是武将出身,但李克农为革命立下的功劳,一点不比其他将军少。

1957年,主席卫士突然回到老家,县领导惊讶:我们这有北京大官

1931年有一名被捕的地下党叛变,李克农在危急关头把情报传递出去,地下机关紧急转移,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但因为重要据点被毁,李克农也转移到了江西。很快他就接到了自己的新任务,主持保卫局的工作。

长征开始后,李克农的任务更重了,他被任命为卫戍司令,专门负责沿路的侦查和安保工作。每次部队停留修整,他就要负责给毛泽东等领导选择安全的宿营地。

负责保卫工作的战士必须时刻守卫在领导周围,无论前线战况多激烈也不能参与,这让一些战士觉得自不能冲锋陷阵,心里很憋屈。李克农便结合自己地下工作的经验开导大家,让战士们真正意识到保卫工作的重要性,只要是干革命工作,任何岗位都同样有意义。

无论是李克农、奉孝同还是王昌武,他们都非常珍视做毛泽东警卫员的这段经历,这也足以说明毛泽东的人格魅力。

参考资料:

知网 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毛主席贴身卫士王昌武亲述

环球网 毛泽东警卫员山野沉寂54年 除妻子外谁也不知其身份

半月谈 长征路上的“警卫员”李克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