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美国4月进口额突然暴跌16.3%,贸易逆差直接腰斩,就在所有数据都亮“红灯”的时候,特朗普终于如愿以偿拨通了中方的电话,可好话还没有说两句就被自家商务部长拆台:我们就是要搞中国!
观察者网消息,4月美国进口额环比暴跌16.3%,降至3510亿美元,创下有记录以来最大月度降幅。与此同时,贸易逆差也从3月的1383亿美元骤降至616亿美元,缩水幅度高达55%,这一剧烈波动被美媒形容为“政策极端混乱的产物”。
很明显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彻底敲到自己头上了,细看数据更惊人:药品进口缩水260亿美元,消费品整体暴跌32%,工业材料和汽车零件也集体跳水。美国从欧盟的进口少了290亿,从中国少了40亿,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额更是跌回2021年和2020年水平。
出现这种数据大跳水的原因,就是年初特朗普放出口风,要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导致美国进口商在3月疯狂囤货,推高当月进口数据。
而4月初,随着特朗普正式签署关税令,进口商迅速收缩订单,直接导致4月进口额“跳水”。
不过同期美国出口额逆势增长3%,冲到2894亿美元,美媒分析,外国企业怕被特朗普关税大棒砸中,赶紧抢购美国货。这一进一出,美国贸易逆差从3月的1383亿猛降到616亿,创30年来最大单月降幅。
4月数据崩盘后,特朗普也坐不住了,白宫一直放假消息说中美正在对话,不过昨天让他等到真的了。
央视新闻消息,中方领导人应约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了电话,这也是中美今年的第二次直接对话。
纵观央视发的中美元首对话通告,笔者就看到四个字“经贸问题”。
首先中方明确肯定日内瓦会谈的成果,强调“对话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同时重申原则立场:谈判需平等尊重,结果须互利双赢,再通话的最后,中方领导人还邀请特朗普再次访华。
特朗普的回应看似积极,声称“日内瓦协议很成功”,甚至表态“乐见中国经济增长”,并对中方的邀约表示感谢。
但特朗普的这番积极表态很快就被自己的商务部长拆台了。观察者网消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操盘手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承认,现行的贸易谈判毫无逻辑可言,美方的真实目的就是对华遏制。
卢特尼克表示“当我们的经济体量是对方的十倍时,凭什么要对等开放?”按照卢特尼克的意思,只要所有的与美贸易的国家答应不再从中国购买产品,才可能与美国有的谈。
这番言论彻底暴露了美国的真实算盘,即便在进口暴跌、经济承压的关头,对华遏制仍是核心目标。
事实上,日内瓦会谈后,中方已暂停对美反制关税,但美方却变本加厉:升级AI芯片管制、切断EDA软件供应、限制航空发动机出口、刁难中国留学生。
上月特朗普更在社交媒体无端指责中国“违约”,白宫官员同步施压,威胁采取“各种行动”。
彭博社指出,美国对越南的关税勒索,实则是针对中国的“迂回战”。越南对美出口的1366亿美元商品中,大量依赖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
美方已要求越南“减少对中国工业品的依赖”,甚至试图将中企在越南的正常投资污名化为“非法转运”。美专家一针见血的点出,美国把所有中国产品都预设为“转运”,本质是全面围堵。
现在,美国企业备受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折磨,苹果、耐克等巨头在越南的供应链因特朗普对越46%关税威胁陷入混乱。
面对美方反复,中方始终坚守底线:谈判大门敞开,但核心利益不容侵犯。正如商务部早前警告,单边霸凌只会让所有国家受害。
当前,欧盟、东盟等多方已对美关税政策表达不满。若特朗普继续“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策略,美国进口数据的下一次暴跌或许已在路上。
接下来中美局势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美国经济已现裂痕。进口暴跌背后是消费需求萎缩,叠加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通胀可能再飙升。美联储现在降息不敢、加息不能,特朗普若再折腾关税,下半年经济数据会更难看。
第二,中美博弈进入“拖字诀”。中国清楚美方内部矛盾:特朗普要选举成绩,但美企却急需中国市场。所以中方稳坐钓鱼台,一边用“欢迎访华”给台阶,一边用“原则底线”划红线。
第三,全球供应链加速重组。无论特朗普连任与否,美国“去风险化”不会停,但东南亚、墨西哥根本填不上中国产能的坑。最近欧盟、东盟纷纷和中国签协议,已经说明谁才是真正的“避险资产”。
对美国,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正如中方一直强调的,当单边主义撕碎多边贸易规则时,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
现在留给特朗普的选择很简单:是继续用"美国优先"摧毁全球经济,还是回到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