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毛主席突然发现,士兵们见到自己女儿李讷时,竟主动行军礼,好奇的毛主席询问汪东兴:“她现在是什么职务?”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68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吊灯晃着光晕。 毛泽东扫视会场时,目光突然停在角落。 28岁的李讷穿着军装,肩章在灯光下反光。 前排军官起立敬礼时,后排士兵竟也向李讷方向抬手。 主席皱眉问汪东兴: "李讷算哪级干部?" 话音未落,会场空气凝固。 总政主任小声解释: "她刚任《解放军报》副总编..." 毛泽东摆手: "撤职,明天去干校劳动。" 延安杨家岭窑洞的油灯跳着火苗。 1940年李讷啼哭时,毛泽东正批文件。 警卫员端来牛奶,他推开瓷碗: "老百姓娃娃喝米汤,她也不能特殊。" 有次敌机轰炸,保姆要抱李讷进防空洞,毛泽东拦住: "让老乡的孩子先进!" 三岁的李讷抓着父亲衣角发抖,他蹲下用铅笔在掌心画五角星: "这个能避弹。" 西柏坡农舍的土炕摊着识字卡片。 七岁李讷写"毛主席万岁",毛泽东划掉重写: "先学'人民万岁'。" 警卫员偷塞块红糖给她,被罚挑三天水。 开国大典前夜,李讷想登天安门,毛泽东指着窗外拾粪老农: "他劳动一辈子,更该站观礼台。" 那夜李讷哭湿枕头,晨起见枕下压着字条: "登高必自卑。" 中南海菊香书屋飘着墨香。 毛岸英遗物箱里,叠着补丁摞补丁的衬衣。 毛泽东摩挲针脚时,李讷看见父亲落泪——那是她唯一见父亲哭。 彭德怀请示运回遗骨,毛泽东摇头: "青山处处埋忠骨。" 李讷后来在志愿军名册发现,哥哥登记在"炊事班"序列,职务栏填着"火头军"。 井冈山下稻田蒸腾暑气。 李讷挑粪晕倒,老乡塞来西瓜。 她摸出五毛钱: "父亲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老农摆手: "毛主席闺女吃瓜该的!" 她坚持付钱,把瓜分给劳改同伴。 夜里写检讨书: "今日犯特殊化错误——潜意识认为农民该优待我。" 毛泽东批注: "进步了,但'优待'二字仍带优越感。" 江西五七干校的喜字褪色快。 1970年李讷与徐姓服务员结婚,母亲反对信写了三页。 毛泽东寄来包裹,红绸系着三十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新郎拆封见扉页题字: "婚姻如辩证法,矛盾中求统一。" 箱底压着张1952年粮票——正是李讷儿时偷拿食堂馒头被罚的"赃物",毛泽东保存了十八年。 晚年李讷家中清贫。 酷暑天街道送西瓜,她操刀分切时突然停住: "父亲若在,必问'群众都有吗?'" 遂将瓜转送敬老院。 切瓜刀是干校所用,刀柄缠着电工胶布——1972年离婚那夜,她用这刀削完三筐红薯。 护工发现刀身刻着极小五角星,与延安防空洞那夜掌心的图案一模一样。 2003年毛泽东诞辰日。 李讷献花时眩晕,搀扶她的是第二任丈夫王景清——曾经的警卫战士。 归途路过西瓜摊,她突然说: "买两个,给警卫班。" 切瓜时夕阳照刀面,五角星反光投在毛主席像章上。 王景清透露,李讷临终前夜,反复摩挲干校旧毛巾,破洞处缝着"为人民服务"红字——父亲下放前夜亲手绣的临别赠言。 主要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家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