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为此,两国曾经爆发过3次大战。而每次大战都是以印度大胜告终。
4月22日,25个印度人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被恐怖分子打死。莫迪随即就宣布这次恐袭与巴基斯坦有关,并调动三军向印巴边境进行大规模集结。
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不但否认了印度的指责,而且针锋相对,也迅速调兵遣将,准备迎战。
眼看克什米尔即将成为第四次印巴战争的导火索。
那么,莫迪为何对这次恐怖袭击事件的反应如此激烈?
而战争如果真的爆发,印度还会取胜吗?
导火索
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矛盾的根源。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建国。印度的主体人口是印度教徒,而巴基斯坦的人口主体是穆斯林。
在印巴分治之初,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就爆发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两国之间的仇恨也就此拉开序幕。同时,英国还给两国埋了一个雷,就是克什米尔问题。
按照“蒙巴顿方案”,印巴两国之间的克什米尔地区可以根据公投来决定归属。但印度在1947年8月通过操控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克什米尔归印度。
但是,克什米尔地区有77%的人口是穆斯林。所以,巴基斯坦对此大为不满。于是,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双方打了一年多,于1949年1月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停火。
经过此战,印度占据了克什米尔三分之二的面积和75%的人口。但联合国的决议要求克什米尔问题必须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且要经过公投的形式决定最终的归属。
印度当然不愿意在自己占领的克什米尔地区搞公投,因为穆斯林人口多,肯定都愿意独立,或者并入巴基斯坦。
为了稳住当地的穆斯林,印度在1954年颁布了宪法第370条,给了自己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极大的自治权,也就是除了外交、通信、军事以外,其他的事儿都是当地人自己做主。
370条款在颁布后的几十年间,都被视为“永久性条款”,直到莫迪上台。
因为印度本国也有2亿穆斯林,占到人口的约15%,所以,印度历届政府为了选票,都会对穆斯林群体有所照顾。但是,莫迪是不走寻常路。
作为政坛老油条,莫迪的手段是只拉拢作为印度人口主体的印度教徒就,至于穆斯林,可以作为牺牲品来换取印度教徒对自己的支持。
因此,从他上台之后,印度政府对待穆斯林的态度便发生了巨大转变。而莫迪也靠着国内盲目的民粹主义,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2019年,莫迪更进一步。在他的操纵之下,印度政府在8月5日宣布废除了“铁打不动”的370条款,取消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高度自治权,使其成为印度一个普通的邦。
同时,莫迪向印控克什米尔派出4万大军,软禁了当地的领袖,并切断了所有对外通讯。
对于印度单方面改变克什米尔现状的行径,巴基斯坦坚决反对,当地穆斯林异常愤怒。从那以后,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针对印度军警的袭击就再也没停下来。
而莫迪却不管这一套,反而推动更多的印度教徒移民到印控克什米尔,以提高当地印度教徒的人口比例。
外界一致认为莫迪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做法十分危险,当地将再无宁日,而且,很容易引发与巴基斯坦的战争。
不过,印巴两军虽然在克什米尔地区的零星交火一直没停,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也接二连三,但是,两国在2019年之后的5年多的时间里并未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那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在今年4月22日发生恐袭之后,莫迪为什么会如此大动干戈呢?
危机
2024年6月5日,莫迪率领印度人民党在大选中获胜,自己也成功连任,开始了总理的第三个任期。
但是,莫迪和印人党的处境已经大不如前。
大选前,莫迪高调宣称印人党将豪取人民院543个席位中的370到400个席位,但结果一出炉,他就傻眼了。
印人党只拿下240个席位,比2014年282个席位和2019年的303个席位都少,且没有达到超过半数的272个席位这个“分水岭”。这意味着莫迪无法再一手遮天。
同时傻眼的还有印度股市,在选举结果出炉的前一天,印度股市便提前大跌6%。
这个结果表明莫迪这个政坛“不倒翁”在印度国内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
那么,莫迪怎么突然“颓”了呢?
首先,在莫迪治下,印度的经济虽然被吹得天花乱坠,GDP甚至杀入了全球前5,但老百姓却没有得到任何实惠。
在大选之前,根据民调数据,27%的人最关心失业的问题,23%的人关心物价上涨的问题,62%的人认为在过去5年中,更不好找工作了。
同时,印度的贫富差距在这些年进一步扩大,占人口1%的富人已经掌握了全国23%的收入和40%的社会财富。
莫迪经常吹嘘印度的经济有多好,但人均GDP才2500美元,和孟加拉打了个平手。世界银行更是把40%的印度人口划定在贫困线之下。
这也难怪,就冲莫迪的好大喜功和没事就宰外资公司,国内经济能蒸蒸日上,才叫奇迹。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印度人对莫迪也有点“审美疲劳”了。
莫迪其实和特朗普有点像。在当总理的10年里,他总是口号喊得震天响,而且特别喜欢作秀,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强人”。
在这次大选中,莫迪为了拉选票,在6个礼拜里参加了206场集会,还接受了80次采访,甚至表演了“行为艺术”,在一个山洞里“冥想”了17个钟头。
但是,嘴炮功夫不代表实际能力。对于莫迪的表演,印度老百姓也看腻了。所以,投票率一次比一次低,印人党更是在“铁票仓”北方邦遭到了重大挫折,拿到的选票比前两次大选都少得多。
最后,莫迪煽动的民粹主义最终反噬了他自己。因为他有事没事就力挺印度教,所以失去了2亿穆斯林的支持。
而莫迪好不容易有惊无险地拿下大选,特朗普又上台了,并在今年发动了“横扫”全球的关税战。
莫迪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很清楚,美国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关税的事儿搞不好,印度经济将遭到重创,自己的第四个总理任期肯定会鸡飞蛋打。
地球人都知道莫迪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因此,在内忧外患之下,他肯定要想个办法保住自己手中的权力。
而就在此时,25个印度人死在了印控克什米尔。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虽然这次恐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莫迪的克什米尔政策导致的,但莫迪却把这次恐袭当成了难得的救命稻草。因为,他如果利用这个机会,表现出足够的强硬,并“严惩”巴基斯坦,那么,他很有可能会挽回在国内江河日下的支持率。
说白了,他就是把巴基斯坦当靶子,来转移国内矛盾。于是乎,印军在近期是大规模向印巴边境地区集结,航母也开到了巴基斯坦的外海。据最新消息,莫迪已经授权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拥有“完全行动自由”。
众所周知,印巴两国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而且,巴基斯坦在过去的三次印巴战争中已经连败3次,还丢了“东巴”。
那么,如果爆发第四次印巴战争,印度还会如以往那样,取得大胜吗?
崩盘?
暂时抛开印巴问题,说个“题外话”。
朝鲜在4月25日“突然”下水了一艘5000吨级的“神盾”驱逐舰,舰上的垂发单元高达74个,比我国7000吨级052D型驱逐舰的垂发单元都多。
正当外界对朝鲜这艘“手搓”驱逐舰的技术水平普遍质疑之际,朝鲜在4月28日公布了这艘驱逐舰成功试射防空导弹、超音速巡航导弹和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的消息。
外界很难想象落后世界水平足有半个世纪的朝鲜海军居然在一夜之间,搞定了如此复杂和先进的海上主战兵器,并凭此拥有了在海战中硬抗韩、日海军的底气。
要问这跨越式的发展从何而来?
别忘了朝鲜可是在去年12月就出兵库尔斯克,帮着普京去打乌克兰侵略者了。同时,也别忘了普京帮助朝鲜发展军事力量的承诺。
可以说,朝鲜通过出兵俄乌战场,成功抱紧了俄罗斯的大腿。日后,美、日、韩在朝鲜问题上,不但要考虑我国的态度,更要担心如果朝鲜有事,俄军会不会前去助战?如此一来,朝鲜便在半岛问题上转守为攻,反而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
好了,说完朝鲜,就可以回头说说印巴这次对峙了。
在某种程度上,巴基斯坦目前的情况和朝鲜有点类似。
巴基斯坦面对印度,是弱势的一方。但是,别忘了,我国可是巴基斯坦最可靠的朋友。而印巴经济走廊在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目前,巴基斯坦的三军主战装备均以我国武器为主,并在我国的支持下,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信息化作战体系。尤其在空军装备上,巴基斯坦空军凭借我国产的战机、导弹和预警机,甚至能对印度空军占据代差的优势。
因此,如今的巴军早已脱胎换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能和印军势均力敌,足有一战之力。而且,万一战争爆发,我国肯定会对这个友好邻国提供大力支援。
而反观印度,处境可能不太妙。
因为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国家,和沙特等中东国家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开战,中东国家势必也会大力支持这位伊斯兰兄弟,对印度搞个石油禁运也不是不可能。
俄罗斯呢,目前更依赖于我国这个好朋友来续命,所以,在印巴问题上,也不好给印度拉偏架。
美国呢,特朗普现在一门心思搞钱。如果印巴开战,他最想干的只有两件事,那就是卖给印度武器和逼印度接受关税的城下之盟。而这又会严重影响印度的经济发展。
所以,巴基斯坦现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印度不只是面对巴基斯坦,还要面对巴基斯坦身后的巨大身影。
那么,在如此形势之下,莫迪如果盲目开战,那胜算几何?他是不是会重蹈尼赫鲁的覆辙呢?
素材来源:
京报网丨朝鲜证实向俄罗斯派兵参战,中方表态
上观新闻丨令人担忧!剑拔弩张之际印巴突发交火,两个“拥核”国家会否爆发全面冲突?
环球网丨铤而走险!印度废除宪法370条款,克什米尔要成“核战燃爆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