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海南多名干部违规收喝茅台
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近日,#海南多名干部违规收喝茅台# 登上热搜,海南省纪委监委通报的6起典型案例引发广泛关注。从三亚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林有炽长期收受茅台、华为手机,到基层环卫站长虚报公款吃喝,茅台酒俨然成为权力寻租的“硬通货”,暴露出“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新动向,更折射出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
茅台何以成为腐败的“符号”?
通报的6名干部中,4人直接涉及茅台酒,从普通茅台到年份茅台,甚至搭配中华香烟、五粮液等,形成了一条“高端礼品链”。茅台的高价值与稀缺性,使其成为利益输送的“理想载体”。例如,林有炽不仅在2016至2019年间收受茅台,更在2020年后转至企业食堂隐秘宴饮,饮用年份茅台,企图规避监督。这种“以酒为媒”的腐败,表面上披着人情往来的外衣,实则是权力与利益的赤裸交换。
顶风违纪:反腐高压下的侥幸心理
尽管中央八项规定三令五申,仍有干部铤而走险。例如,海南省林业局吴其方在2025年3月仍接受宴请并饮用茅台,彼时正值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期,其顶风作案的行为极具警示意义。更值得警惕的是,腐败形式愈发隐蔽:从公开酒店转向企业内部食堂,从现金红包变为购物卡、消费卡,甚至通过虚报差旅费套取公款。这要求监督机制必须与时俱进,穿透“隐形衣”。
从个案到制度:如何根治“酒桌腐败”?
此次通报的案例中,所有涉案干部均被严肃处理,林有炽、周志坚等人更被“双开”并移送司法,彰显了党纪国法的刚性。然而,根治“酒桌腐败”需多管齐下:
强化“不能腐”的约束:针对内部食堂、私人会所等隐蔽场所,需加强审计与突击检查,切断利益输送的物理空间。
深化“不想腐”的教育:通过典型案例的通报曝光,形成持续震慑,破除“喝茅台是身份象征”的畸形价值观。
创新监督手段:利用大数据追踪公款消费、礼品流向,例如茅台酒编号溯源、消费卡电子记录分析等,提升监督精准性。
一瓶茅台背后的政治生态
茅台本无过,人心藏乾坤。从海南的案例可见,反腐败斗争远未到偃旗息鼓之时。唯有以“零容忍”态度持续加压,织密制度之网,才能防止“四风”问题借壳重生。正如通报所言,这些干部是“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典型”,其教训警示我们:清正廉洁的底线一旦失守,再陈年的茅台也酿不出人生的醇香。(原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