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我猜中了! 泰国宣布了 11月18日,泰国总理阿努廷在国家稻米政策与管理委员会会议上直接拍板:中国已经正式敲定,要额外拿下50万吨泰国大米,这可不是口头意向,而是板上钉钉的合作。 这事儿对泰国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之前泰国大米出口惨得不行,2024年上半年同比跌了27%,印度、越南靠着低价抢市场,国内长粒茉莉香米堆得仓库都快放不下,农户卖粮难,不少人都想改种其他作物了。 订单一官宣,泰国米价立马“起死回生”——茉莉香米每吨涨了700多泰铢,从15100泰铢冲到15800泰铢,连之前没人要的白糯米都跟着俏了起来,出口商连夜加班打包,这热度可不是装出来的。 咱中国这波操作,真的只是为了买米吗?我看未必。国内消费者对正宗泰国香米的追捧越来越凶,超市里的进口香米货架经常被扫空,这50万吨正好补上高端缺口,还能给粮食安全多一层“备份”。 更关键的是运输太方便了!中老铁路打通后,泰国大米从曼谷装车,7天就能直达昆明,比海运省了20多天,损耗还少一半,成本直接降了40%,这难道不是为后续更多合作铺路? 泰国政府也挺会借势,顺势给出口商补贴了部分运费,还简化了清关流程,清关时间从3天缩到1天,这波配合下来,双方合作不得更顺? 有人说这只是短期订单,难改泰国大米出口的困境,可你想想,中国市场这么大,只要泰国大米保持品质,后续难道不会有更大订单?而且这50万吨也给其他国家做了示范,泰国大米的口碑不就回来了? 我觉得这事儿藏着“双向奔赴”的智慧:泰国解了库存危机,中国补了市场需求,还借着物流优势降低了成本,比单纯的贸易往来走心多了。 中泰在农产品上的合作本来就深,榴莲、山竹常年霸占中国进口榜单,这次大米订单会不会成为新起点?后续会不会延伸到大米加工、种植技术合作? 那些觉得“只是一笔买卖”的人,恐怕没看清背后的逻辑——中国要的是多元化供应,泰国要的是稳定市场,这种互补共赢的合作,难道不比零和博弈靠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