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战争,最沉重的后果并不在战场本身。

而在于即使俄军最终能占据乌克兰20%甚至更多的土地,乌克兰却已永远脱离俄罗斯的轨道。

开战之前,乌克兰国内仍有相当规模的亲俄力量与反俄力量并存,三年多的战火过后,乌克兰“去俄罗斯化”已不可逆转。

纵然它一时无法加入北约,也无法立即加入欧盟,但对俄罗斯的刻骨仇恨,已绝非几年、几十年可以改变的了。

俄周边“小兄弟”们真已离俄而去吗

图为普京

对俄罗斯来说,更糟糕的消息是:不只是乌克兰,其它“小兄弟”也正在或准备弃俄罗斯而去。

这里面搁下格鲁吉亚不表,格鲁吉亚在2008年便尝过俄军的铁拳。

搁下摩尔多瓦不表,摩尔多瓦的国内大选,亲俄派与反俄派旗鼓相当,反俄派甚至略占上风。

今天是两个敌对的国家,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曾因纳卡地区兵戎相见,如今却都把矛头指向了俄罗斯,有这么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7月19日,阿塞拜疆正式向国际司法机构提起诉讼,指控俄军摧毁其民航客机。

我们还记得,那架阿塞拜疆客机在坠毁前,曾有数名乘客幸存,勉强逃过一劫。

当时,该机曾试图在俄罗斯机场紧急降落,却遭到拒绝。

随后,大量证据显示,俄罗斯导弹击中了这架飞机。有人甚至指出,机舱内部就有物体飞入,造成破坏。

真相究竟如何?俄罗斯到底做了什么?阿塞拜疆决定寻求国际社会的帮助。

就在此前的7月初,阿塞拜疆突然扣押了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记者。

几名蒙面人员到场,三下五除二便将俄籍记者带走。按常理,俄罗斯周边的“小兄弟”极少如此行事。

阿塞拜疆之所以一反常态,是因为6月在俄境内的阿塞拜疆社区里,莫斯科警方对他们动用了粗暴手段;阿塞拜疆决定要报复。

第三件事,阿塞拜疆与乌克兰越走越近。6月初,泽连斯基与阿利耶夫会面;近期又传出泽连斯基将再访问阿塞拜疆的消息。

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与乌克兰本就交好,俄乌冲突开始以后,阿塞拜疆给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如今双方更明确要加强军事合作。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和乌克兰加强合作,和乌克兰眉来眼去,令莫斯科异常愤怒。

俄罗斯的怒火在于:当年我的小兄弟亚美尼亚与你争夺纳卡地区时,我并没有出手相助,等于把十足的面子给了阿塞拜疆。

然而,阿塞拜疆依旧不领情。

相比之下,更伤心、更难过的是亚美尼亚。亚美尼亚是一个小国,与阿塞拜疆接壤。

摊开地图可以看到,两国都位于外高加索地区:亚美尼亚的西边是土耳其,东边紧挨着阿塞拜疆。

俄罗斯若想通过陆路与伊朗相连,必须穿越阿塞拜疆,因此阿塞拜疆的地缘位置极为关键。

而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多年是仇敌,亚美尼亚的支持者是俄罗斯,阿塞拜疆的支持者则是土耳其。

在历史上,土耳其曾对亚美尼亚人实施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亚美尼亚一直把俄罗斯当作抗衡土耳其、牵制阿塞拜疆的“老大哥”。

怎奈俄罗斯是自顾不暇,从俄乌开战以后无能为力。

所以2023年阿塞拜疆对纳卡地区发动攻势时,亚美尼亚求援,俄罗斯仅口头声援,实际按兵不动。

2019年,亚美尼亚人对俄罗斯的好感度高达91%。整个国家都把俄罗斯当成“老大哥”,“我们有事,大哥会替我们顶着。”

但是,纳卡冲突之后,亚美尼亚终于意识到,关键时刻俄罗斯并没有出手相助。

因此最新的民调显示,亚美尼亚国内对俄罗斯人的好感度从91%直线下跌到31%。

阿塞拜疆不喜欢俄罗斯,亚美尼亚也不喜欢俄罗斯。

这两个原本互为仇敌的国家,如今却有了一个共同点:反对俄罗斯,支持乌克兰。

自俄乌开战,尤其是2023年以后,大约至少有五百名阿塞拜疆人加入了乌克兰的外籍军团。

亚美尼亚也有人陆续投身其中。

俄罗斯人看在眼里,怒火中烧,“当年你们都是我的小兄弟,怎么如今却在乌克兰战场上并肩与我作战?”

是的,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两个死敌,如今却在乌克兰的战壕里相互配合,一起帮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

再把目光投向俄罗斯周边,波罗的海三国早已坚定地站在反俄阵营。

苏联解体的号角最早就是由他们吹响,他们也是最早一批加入北约的国家。

俄乌开战后,一向中立的瑞典、芬兰也火速加入了北约,导致波罗的海几乎成了北约的内湖。

俄罗斯的战略环境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急剧恶化,坏到了极点。

格鲁吉亚仍想挤进北约,摩尔多瓦则希望借与欧盟的接触增强自身存在感,担心自己会是“乌克兰之后的下一个”。

波罗的海三国同样忧心忡忡,“乌克兰之后,会不会轮到我们?”

于是,俄罗斯周边的小国一方面心存对俄恐惧,深知此时不宜硬碰硬,不想与它正面开战;

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想摆脱这位昔日的大哥,急切地想要投入欧盟的怀抱。

还有一些国家选择了“闷声发大财”。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看准时机,俄罗斯的石油卖不动了,那就由我们来卖。

以前,欧洲要采购中亚包括俄罗斯的石油,统统得经过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也是借道俄罗斯输往欧洲。

如今风向倒转,欧洲不再从俄罗斯进货,反而从其它这些国家买,俄罗斯自己也不得不借助这些国家的通道。

因此,俄罗斯绝不会贸然与它们翻脸。毕竟,“小兄弟”所剩无几,断一个就少一个。

于是,当阿塞拜疆抓捕记者时,俄罗斯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强硬。

俄罗斯国内的强硬派虽然言辞激烈,但真正能做的却少之又少。

这正是俄乌开战给俄罗斯带来的最大战略困境,本想将乌克兰重新拉回怀抱,结果三年多的缠斗却把乌克兰永远推向了西方。

也让身边的小兄弟彻底意识到这位“老大哥”关键时刻靠不住。要发展经济,要自立自强,就必须寻找远方的其它伙伴。

因此,连一向与俄罗斯关系最铁的亚美尼亚,最近也与美国召开了多轮会议,在安全、文化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

这对俄罗斯而言,绝非好消息。

即便在地图上多占了乌克兰20%的领土,这些看似“芝麻”般的收益, 却失去了周边一个又一个“西瓜”般的盟友。

从战略角度看,得不偿失。

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王道与霸道,这就是人类历史上大国与周边小国如何共存的命题。

大国不能靠霸道,不能靠兵力去压服别人;你强大得了一时,强大不了一世。

大国对小国应当拿出更多平等的姿态,邻居无论大小,大家一律平等,像朋友一样,像兄弟一样彼此尊重。

恰恰在这一点上,俄罗斯身上缺少这样的气质。在俄罗斯看来,周边国家只是自己的“势力范围”,“我要你做什么,发个指令就行;不听,我就打。”

然而,这样下去只会导致众叛亲离,会让一个个周边的小兄弟纷纷弃它而去。

这是俄乌之战给俄罗斯带来的最大损失,也是俄罗斯目前最大的战略困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