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01

一孩、二孩、三孩均可申领

三年总金额10800元

方案提出,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届时,每年我国将有2000多万的婴幼儿可以享受到现金补贴。

育儿补贴预计8月下旬陆续申领

对于202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婴幼儿,可连续申领3年补贴,共计10800元。

对于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且未满3周岁的婴幼儿,可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补贴金额。具体算法见下表。

育儿补贴预计8月下旬陆续申领

目前,各地正在抓紧制定育儿补贴制度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预计各地可以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申领育儿补贴。

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育儿补贴预计8月下旬陆续申领

02

支付宝、微信可申领!

攻略来了

国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地区和部门的信息共享。

育儿补贴申领人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申请育儿补贴以家庭为单位,由申请家庭确定1名申领人。申领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婴幼儿父母一方,包括生父母、养父母;父母离异的,由父母亲中具有抚养权的一方申领育儿补贴。

婴幼儿父母作为监护人缺失的,由其他监护人申领。

申领时需要提供哪些信息?

婴幼儿基本情况:婴幼儿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出生日期、性别、孩次信息、户籍地址。

申领人基本情况: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手机号、现居住地址、与婴幼儿的关系。

收款账户类型及账户信息。

在哪里可以申领?

线上申请:为了方便群众申领,在支付宝、微信平台设立“育儿补贴”小程序,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专区,采用手机便捷操作。

线下申请:考虑一些特殊情况,育儿补贴制度也保留了线下办理渠道,申领人可到婴幼儿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现场办理。

育儿补贴预计8月下旬陆续申领

03

如何看待我国

每年3600的补贴标准?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的育儿补贴标准各不相同,总体上看,每孩每年获得的补贴占该国人均GDP的比例约为2.4%~7.2%。其中,日本的标准为每月1.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711元)、法国的标准为每月96.65欧元(约合人民币740元)、德国的标准为每月219欧元(约合人民币1676元);即使以北欧为代表的高税负高福利国家,育儿补贴的标准也不高,如瑞典的儿童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250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948.6元)、挪威的儿童每月可以领取1766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1231.4元)、芬兰的儿童每人每月可以领取100欧元(约合人民币830.5元)的津贴。

参考国际经验,发达国家每孩每年获得的补贴占该国人均GDP的比例大约在2.4%到7.2%之间,我国育儿补贴标准占人均GDP的比例3.5%以上,每孩每年3600元。应如何看待我国的标准?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朱坤: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出台的这个标准。发达国家的育儿补贴发放标准占他们当年人均GDP的比例,大概在2.4%到7.2%之间。我们目前的标准是3.5%以上。如果参考2024年中国的人均GDP来算,我们大概占了3.77%。

育儿补贴制度的特点是同标准起步、广范围覆盖、可持续发展。在补贴标准上也给不同地区留出了调整的空间。

育儿补贴预计8月下旬陆续申领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 宋健:各地应该结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家庭的需求,在国家补贴标准的基础上调整,而不是比标准更低。国家的标准应该是一个兜底的、基础的、最底线的标准,如果各地的财力足以支持,或者对于人口的需求比较旺盛,我觉得可以在国家标准基础上提高。

另外,专家表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协同、各地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应该将经济补助与普惠托育、生育假期、弹性工作制等措施配套实施,经济激励与服务供给互补,灵活施策。

育儿补贴预计8月下旬陆续申领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贺丹:这个政策也给各地制定更加适合本地的生育支持政策留足了空间。所以各地可能在配套实施其他相关政策的时候,要把相关的因素考虑进去,进行政策叠加。

04

育儿补贴能发挥多大作用?

将带来哪些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 宋健:从供给侧看,现在所提供的经济支持、服务支持、时间支持和文化支持几个方面需要同时发力,这一定是一个一揽子政策,但是经济支持是最直接的。对于中国来讲,每个家庭的状况是不一样的,各地区的差异也很大。国家出台育儿补贴政策,至少起到兜底的作用,起到基本保障。

目前,我国对3岁以上儿童建立了义务教育等支持政策,但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支持政策相对较少。另外,实施育儿补贴制度也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养育子女是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的责任。

育儿补贴预计8月下旬陆续申领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贺丹:养育子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而且生育的、育儿的这种劳动也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这个政策也是非常好的价值导向,倡导全社会尊重养育孩子的社会价值。

从鼓励变为实际支持,发放育儿补贴,会给我们的生育形势带来哪些变化?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这次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是一场及时雨,对于减轻生育家庭的育儿负担,进一步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实施的育儿补贴制度有很强的普惠性,基本上是生了就补,而不是只是二孩或三孩才可以得到补贴。同时这次国家出台的补贴力度,也是综合考虑了政府的财力和育儿的经济负担,形成全国育儿补贴标准,引导各地政府跟进出台和调整政策。

这次补贴非常方便家长去领取,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开通了相应的渠道,实现补贴直达。在国家补贴基础上,各级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力和当地的生育状况叠加补贴,还可以对生育家庭的购房、托育、个税抵扣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实现更大力度的多方位补贴。鼓励生育不光是涉及经济负担、经济成本,也需要考虑营造一个鼓励生育的氛围,让政府投入的育儿补贴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综合中国政府网、《东方时空》、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 央视一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