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除夕之前的一天,即将迎来阖家团圆之际,香港特别行政区元朗,却发生了一件惊动全港的惨剧。

警方在凌晨左右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电话那头的男子显然有些惊慌失措,他用颤抖的声音磕磕绊绊的说道:“我的父母跳楼自杀了。”

自杀这件事虽然不常见,但是也并非没有发生过。警方急忙赶到现场,并在一栋高层建筑的楼顶见到了报案人刘某。

刘某年龄四十岁上下,当警方对其询问时他的眼神躲闪,怀疑可能是收到了惊吓。所以调查人员先通过其他途径对自杀的两人进行了了解。

据邻居说失去生命的是一对老夫妻,男方年过七十而女方年龄也超过了65岁。他们和刘某为双亲和儿子的关系,至于两人轻生的原因则需要通过刘某了解了。

难道是因为刘某与父母间产生了矛盾,是口角才导致两位老人轻生的吗?

扑朔迷离的案情

警方对刘某的询问进行的并不顺利,因为在事情过去了几天后,刘某似乎仍然没有从双亲去世的打击中恢复过来,从他口中还是没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而作为在现场的唯一幸存者,这起发生在除夕前夜的惨案究竟真相如何,在缺乏了他的供词条件下必然会导致调查进展缓慢。

另一方面,从刘家周围邻居了解情况的过程也不顺利。倒不是因为邻居们不配合,而是由于刘家搬到这间公寓时间不久,大家对于他们的事情并不了解。

不过邻居们对于这家人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因为他们家里似乎不时出现争吵,尤其是父亲对于刘某的态度一直不好,只是不知道矛盾的核心来自哪里。

所以会不会是因为矛盾升级,导致的刘某铤而走险呢?从现场勘查的痕迹来看,谋杀的可能性并不大,基本可以推断两位老人的死亡是自杀。

于是警方再一次联系到了刘某,这一次并没有直接问询他家人的死,而是旁敲侧击问了问他和家人的关系。

在相对平和的语境下,刘某似乎放下了紧张的情绪,承认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最近并不好。当警方问他和家人矛盾的根源时,他又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了。

按照常理,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不好,大多和生活方式与经济问题有关。刘某已经人到中年,却没有结婚生子并和父母挤在这样一间小公寓中,或许这正是矛盾所在。

不过警方觉得事情可能并不应该以常理来推测,毕竟因为这个原因造成冲突的家庭很多,发展到自尽的却很少见。所以在后面的审问中,他们问起了刘某的个人情况。

奇怪的是,当问询人员问到:“为什么不结婚生子?”的时候,刘某却很痛快给出了答案:“没钱咯。”

根据了解刘某在当地做司机的工作,收入虽然不高但是维持家庭的开销还是绰绰有余的。那么他所谓的钱不够用是否因为花钱大手大脚,他的钱都花在哪里了呢?

提到这个问题,刘某又一次闭口不谈了,也正因如此他的表现引起了警方的怀疑。忽然的沉默意味着刘某有着某些不希望被警方知悉的秘密。

由于刘某的不配合,警方对于他的问询也只好告一段落,也因为缺乏切实的进展,案件的侦破就此陷入了僵局。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一个偶然事件揭开了事情的真相。

命案发生后刘某因为个人原因,换了一个住所居住。一天警方接到了邻居的报警,称刘某的住所来了一群看起来不好惹的人,他们态度恶劣似乎是来催债的。

在香港除了正规的借贷途径,如银行以外,还有不少的民间非正规借贷机构,这些机构和个人团体通常有些行走在法律边缘的背景,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催债的人自带这样的气质了。

刘某欠了不少的钱?这个情况被警方了解后,马上意识到刘某的财务似乎出了问题,于是警方调出他的银行征信和信用卡记录,发现刘某确实欠了不少钱。

首先他的银行征信记录已经“飘红”,信用卡也出现了大量的逾期历史,仅仅欠之前工作地方老板的钱就近两百万。据了解,刘某欠其他借贷方的钱也不是小数目。

随后警方又对刘家其他人的资金往来作了调查,发现刘家曾经有过房屋抵押和房屋出售的历史。刘家本来拥有一间宽敞的住宅,可是在不久前就以500多万的价格卖掉了。

而卖房子的时间恰好和购买如今住宅的时间相隔不久,比对如今房屋的价格,可以得出两间房子的差价大概在200万出头,而这笔钱很可能和刘某有关。

老人跳楼的真正原因

在事实面前,刘某只好坦白了钱的去向——为了给自己还债,他拿了那200万卖房的钱,但是事情并没有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

原来刘某说的没钱成家并不算是完全的谎言,他确实没钱,但不是因为赚的少,而是因为染上了赌瘾。作为一个司机,他的生活还算是相对轻松的。

加上没有家庭的负担,曾经的刘某每天还是很惬意的。不过虽然是一个普通人,但刘某心中一直有一个成为富翁的梦想,只不过靠着正常的途径无法成真。

于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某在同行的介绍下,开始尝试赌马。没想到初入赌马圈子的他,却因为运气不错连连中奖。这样的经历让刘某有了自己是天选之人的错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已经不满足于赌马这种娱乐色彩浓重的赌法了,刘某直接开始参加一些小额赌博。他梦想着想电影中那样,靠赌博一夜之间发家致富。

俗话说久赌必输,刘某很快在赌场上输光了自己身上的钱。可是赌红了眼的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越是输越想要翻盘,于是刘某开始疯狂的向身边人借钱。

可是在赌博的无底洞面前,又有几个人能够回本翻盘呢?于是刘某借的钱越来越多,周围的人知道他借钱只为了去赌,也逐渐同他疏远了。

父母知道了这件事后,也从开始的耐心规劝逐渐发展成斥责和责骂,他们期望靠着这样的手段,能够让刘某悬崖勒马。可是事实证明旁人的态度是无法改变一个人的。

大小赌场通常都会兼营借贷服务,似乎二者间从赌博这一行出现以来就是密不可分的。既然家人朋友同事都远离自己,不借给自己钱,那么就去这样的地方借。

于是刘某在数年间的赌博生涯里,从各种渠道借的钱已经达到了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数目,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借款大部分都属于“高利贷”的范畴。

所谓“高利贷”,即利息远高于正常借贷的比例,甚至时间长了会因为利滚利出现利息远高于本金的情况。可是已经赌博上瘾且借贷无数的刘某,已经不考虑那么多了。

而这些借来的钱,也毫无悬念的全部投入到赌博当中去,当刘家父母发现刘某欠债金额巨大的时候,刘某已经在九年中欠下了数十万的债务。

因为不时有匿名催债大字报邮到家中,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家人的正常生活。刘某的父亲和母亲也因为身体原因,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对未来丧失了信心。

由于借贷文件手续合法,无论警方还是房管部门都无法出面相助。如今的局面刘某的父母心中必然是不满的,于是也就有了邻居描述的时常发生口角和争执的情况出现。

不过如果事情截止到这里,或许并不会导致二老轻生。问题在于当刘某拿着200万元还清了欠前雇主的钱后,仍然有催债的文件寄往家中。

直到这个时候,刘某的父母才知道原来儿子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坦白。他的欠款不止表面上看起来的二百多万,而是还有部分欠款仍未还清,而且这些借款还多是高利贷。

欠钱太多还不上怎么办?那就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去另一个世界吧!由于情绪极度的失落,母亲提出“跳楼自尽”的意见,并没有遭到家庭成员的反对。

也就是说,在巨大的打击之下,刘某也默认了跳楼的选择。而自尽的时间也选在了农历除夕的前一天,这个日子恰好暗合“年关难过”的古老寓言。

可是,本来想着跳下去一了百了的刘某,在跟着父母爬到顶楼后,被夜里的凉风一吹,忽然头脑恢复了冷静,此时的他意识到了活着的美好,还有死亡的恐怖。

轻生之前,父亲转身对刘某说了一句:“我们两个跳下去就行了,你好好活下去。”

随着一声巨响,刘某被直接被吓得萎靡在地,接下来刘某母亲也毅然跳了下去。

按照事先的约定,下一个本应该轮到刘某跳了,而且他也明白,家人走到这一步,完全是因为自己好赌,换言之是自己害了父母走向轻生之路。

然而刘某此刻却无比想要活着!哪怕未来还需要面对无数次被催债和恐吓,哪怕直到死了那一天也还不清所有欠款,但他就是没有跳下去的勇气。

图源网络

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刘某用颤抖的手拨通的警局的电话,并把自己排除在了自尽计划之外,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描述了整个过程。

合乎情理的判决

事情真相大白,这个案子的是非曲折也已经盖棺定案。然而对于如何审判刘某,却在民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毕竟说他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并不夸张。

由于了解案情和侦查需要时间,在正式宣判之前刘某也被关押了一年半的时间,才迎来了对他的最终定刑。那么刘某这样的行为,究竟会被判处怎样的刑期呢?

2022年8月,香港法庭判决刘某获刑五年零六个月,且其父亲在遗嘱中提到的财产分配原则无效。这个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个处理结果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原来刘某尽管没有履行事先商量好的“一起自杀”的协议,这一点是不犯法的。但在香港法律中参与他人自杀过程,并最后导致其死亡的行为,犯了“自杀协定”罪。

也就是说当知悉了他人有自尽计划后,仍然为他人提供工具和便利条件,在附近目睹且没有进行任何可能造成更好的结果的行为,均包含着这条法律的使用范围中。

尽管刘某没有参与自尽,且没有作出不利于父母的行为,但他的麻木不仁和冷眼旁观也会被默认为参与且协助自尽,更何况事情的起因本就因为他,也并没有对该行为规劝。

不得不说,这次的审判已经在法律的理性范围内,尽可能的对刘某进行了惩处。

对于这种陷家人于不利情况且没有做出正面引导的行为,本来是缺乏准确的法规用来审判的。

况且法官在收到刘某在狱中的求情信的时候,也并没有从信件中体会到哪怕一丝丝的自责,反而通篇倾诉着自己的不幸。他的冷血导致法庭剥夺了他继承父母留下财产的资格。

五年半的时间或许不算很长,但无论是关在监狱里还是刑满释放的刘某,都必将面对未来日子里失去深爱他的家人,和失去工作,财产的悲惨现状。

不过这一切都是刘某自己的选择,比起对他的前途不看好,人们似乎更应该反思赌博的危害。并尽量避免这样的惨案再一次发生。

结语

关于赌博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每个人都应该有过耳闻无需赘述。可悲的是这样的事情从古到今无数次上演,恐怕今后还将继续出现。

另外我们应该为香港法律部门这次的审判点赞,即使法律无法给每个人以公平,但也应该尽量秉持正义,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做到真正的“以理服人”。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