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泰国最新民调向佩通坦亮出的黄牌,超过四成的泰国人盼着他们的总理立刻下台,只剩下不足两成的民众希望她留任。法院停职令和这份民调数据,佩通坦的官复原职之路似乎布满了荆棘。
泰国宪法法院早已亮剑、洪森意味深长的“我只和真正掌权者对话”,佩通坦想要重新回来难上加难。对于如此变化,中国说了一句公道话。
民调出炉不容乐观,佩通坦四面楚歌
一份让泰国政坛为难的民意调查结果出炉,超过40%的泰国民众明确要求被停职的总理佩通坦“立刻辞职”,而希望她继续掌舵的人,不足20%。四比二的悬殊差距,拦在了这位继承人的前程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引爆民众不满情绪的导火索无疑是喧嚣一时的录音事件。佩通坦在敏感对话中的言论被对手捕捉放大,为挽回局面,她不得不对邻国柬埔寨展示强硬姿态,试图争取军方谅解。
未曾想柬埔寨前首相洪森因国内政治需求,为其子积累竞选资本,借机主动恶化泰柬关系,甚至抛出佩通坦父亲、流亡前总理他信曾“侮辱泰国王室”的旧料。
深层的不满根源在于,普通民众口袋里的窘迫和安全上的焦虑。疫情后泰国经济复苏乏力,旅游业这一支柱迟迟未能恢复往日辉煌,基层民众对改善生计步伐的迟缓怨声渐起。与此同时,南部边境省份的分离主义活动有所抬头,安全局势的波动加剧了社会不安。
当面包与安全这两项基础需求开始动摇,民众的耐心自然消磨殆尽,最终在民调数据上投射出令人心惊的40%。这份冰冷的数据,清晰地勾勒出佩通坦及其执政联盟所面临的严峻信任赤字,也为下一步的行动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
真正操控国家走向的,是一个被称为“深层政府”的庞杂复合体。它并非某个具体机构,而是由泰国王室、军方、传统大财阀、盘踞地方的政治世家以及旧有的勋贵集团共同编织的一张巨大利益网络。
他们之间虽然也充斥着争夺与算计,但在一个核心原则上却高度一致:绝不允许任何一个个体强大到足以打破他们之间精心维持的权力均势。
泰国宪法法院近期的行动,正是这张网清晰展示。反对派政党提交弹劾佩通坦的申请后,拥有罢黜总理、解散政党甚至推翻政府等超然权力的宪法法院迅速响应,果断做出了暂停其总理职务的决定。
这个名义上守护宪法的机构,其核心权力源于2006年政变后修订的宪法框架,实际成为“深层政府”掌控政治平衡的关键阀门。它的裁决,往往标志着各方博弈的阶段性结果。
这一次针对佩通坦的发难,洪森那句不愿与佩通坦谈、只想与“泰国真正掌权者”沟通的言论,也印证了这个隐形权力结构的确切存在及其运作方式。
佩通坦家族的遭遇,几乎是泰国这一独特逻辑范例。其父他信,这位曾试图推行激进改革、深得草根拥护却触怒精英阶层的电信大亨总理,他曾贵为“深层政府”圈内人,最终却因其强势执政风格和累积的巨大民意支持威胁到固有均势,导致2006年军方政变被迫下台流亡,后续的司法追诉至今未息。
佩通坦的困境在本质上是对父辈轨迹的某种循环:任何试图触碰既得利益蛋糕的改革者,都可能遭遇系统性反制。
中国说句公道话
就在泰柬关系因佩通坦事件急速降温之际,吉隆坡的一场多边外交会议,意外成为了关键降温。在会议间隙举行的双边会谈中,中国外长王毅与泰国外长玛里面对面交流,不仅梳理了中泰合作的大方向,更主动谈及了近期颇受关注的泰柬双边分歧。
王毅的发言温和却用意深刻。他明确强调:“泰柬两国都是中国的邻居、好朋友。”这短短一句话,释放的信号却异常清晰,作为两国共同的最大贸易伙伴与重要邻邦,中国不愿看到东南亚内部、尤其是自己家门口的纷争升级。
随后,他进一步呼吁双方“拿出诚意,好好坐下来谈”,使紧张态势尽快平息,并贴切地表达了中方“愿意帮一把”的积极态度。
中国在泰柬两国都拥有广泛而深入的经济利益和日益增长的政治影响力。中柬关系在洪森家族长期主导下不断夯实,合作紧密;而中泰间的高铁合作等战略性项目更是双方经济深度融合的代表。
这使得中国的调解立场具有独特的可信性与分量。中国所传递的核心信息是中立、和平、协商,它既非支持佩通坦,亦非站队柬埔寨,而是坚定维护区域稳定这一自身发展的核心外部环境。
摆在佩通坦面前的复职之路,40%的反对率犹如一堵高墙。但这堵墙并非全然不可逾越。如果她能够有效回击当前政府在经济治理与安全维护上的短板,迅速推出并落地一些惠及民生的务实举措,民意的温度计仍有回调的可能性。
然而,这一切需要时间、资源和政治空间,而现实给予她的时间窗口正在迅速收窄。
真正横亘于前路的拦路虎,始终是掌控最终决策钥匙的“深层政府”的态度。宪法法院已做出停职裁定,这本身就是一张清晰的“反对票”预兆。
佩通坦的家族印记(他信之女)及其一度展现的执政独立性,恰恰触动了最敏感的神经。当前局势下,她能期望的最好结局或许是体面完成司法程序后安全卸任,远离权力核心。
而更为严峻的可能性则挥之不去,重蹈其父覆辙,面临后续严苛的司法追诉甚至终身不得参政的放逐。
参考资料:
涉嫌严重违反道德标准,佩通坦被专案组盯上!
2025-07-14 19:31·直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