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米SU7遇难者母亲删除所有文章,男友账号也已清空相关内容
4月2日晚,小米SU7事故遇难者母亲@诗雨370491153已删除相关博文。此前,她曾在微博发布关于SU7燃爆事故的经过以及对于女儿主要问题的回应。
遇难者男友账号也已清空相关内容,此前曾获1.3万粉丝,封面仅留言:爱你。
相关新闻
4月1日,小米公司公开发布“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事发前后信息摘要,事故原因尚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图为事故中被烧毁的汽车
1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与该小米SU7车主取得了联系,他告诉澎湃新闻,3名遇难者之一是其女友,两人只差一场婚礼,均是小米的忠实粉丝。目前他与女友家人暂未收到警方和小米的任何回复。
据事故现场图片显示,事故车辆外壳均被烧毁,车头受损严重。
稍早前,微博“小米公司发言人”回应称,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车主告诉澎湃新闻,今天是事故发生的第四天,小米公司暂时没有与家属联系。事故发生时,车上三人曾是同学,事发时已接近目的地高速出口。事故当晚22时许,其女友与他还有联系。
图为被烧毁的事故车辆
“跟女友相识多年,两人只差一个婚礼。“车主介绍,其车辆为小米SU7标准版,于武汉交付,他与女友均是小米的忠实粉丝,他本人长期在深圳,购买车辆的目的是方便女友出行。
车主表示,事故发生后,他与女友家人,曾多次询问事故调查进展,但均未收到任何反馈。
针对小米公司发言人回复,他表示:“我保持怀疑态度,(小米联系他的)联系时间是对的。”
近日,“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致3人死亡”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据报道,3月29日晚,3名女大学生驾驶小米SU7前往安徽池州的路上,在铜陵枞阳高速发生碰撞后车辆爆燃,事故造成3人身亡。安徽铜陵市高速公路三大队称,专案组已介入调查。
4月1日,事故遇难者之一罗某的母亲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事发当天晚上收到消息后她便赶到事故现场,3月30日晚上回家一趟安排好事情后,4月1日下午再次赶到安徽。
同日,小米公司就事故发布回应称,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同时,小米公司摘要公布了目前所知并提交给警方的信息。

小米公司发言人对事件的回应(部分)
“碰撞发生后,我们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了解非车主本人驾驶。同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此后,警方随即抵达现场,全面介入调查事故。同时,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于30日赶赴铜陵,在警方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并于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我们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我们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严格遵循调查结果,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小米公司表示,“同时,我们的专项组也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对于事故的具体情况,我们家属还存在着非常多的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系列的后果。不过,这些都需要等待调查结果出来。”罗妈妈对红星新闻表示,事故引起关注后,她也受到了一些网友的网暴。

图为事故中身亡的女生
与小米方公布的信息稍有不一致的是,截至4月1日下午5时,罗妈妈告诉记者,小米公司仍未有任何工作人员来接洽善后事宜,“三个花季少女都不在了,最起码要问候一下吧?”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特设研究员田凯长期关注驾驶“人因”与安全分析,他对记者表示,此次事故责任认定的关键在于调查车辆碰撞前5秒的详细过程,主要包括驾驶员的情况、车辆的控制和辅助驾驶系统以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
“在车辆情况的调查上,首先是视觉感知系统是否准确识别了前方障碍物,识别后,预警是否及时和清晰,是否触发了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等。AEB介入条件比较多,夜间情况下,没有激光雷达,距离感知会受限。”田凯表示,“另外比较关键的是,事故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这通常需要在驾驶员的监控下运行。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前,车辆是否明确提醒了这一功能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条件。”
田凯表示,此次事故发生在夜晚的高速施工路段,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导致极端驾驶场景,有可能超出了目前辅助驾驶功能可以覆盖的场景。“用户在开启辅助驾驶之后,还是需要去监控动态的驾驶任务。否则一旦发生事故,驾驶员短时间内难以顺畅接管系统。车企在宣传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功能时,对用户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3月29日,晚9点,武汉某高校学生罗某、同学李某与另一所学校朋友霍某,结伴出发安徽池州参加某岗位的事业编制考试。
罗某的母亲张洁(化名)告诉《正在新闻》,罗某出发前告诉她,三人会乘坐高铁前往池州,“她嘻嘻哈哈的给我说,她们已经上高铁了。”
晚上10点多,一辆橄榄绿色的小米su7行驶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主驾驶位罗某、副驾驶位李某、后座霍某。
10点27分,罗某以116km/h时速开启智能辅助驾驶(下称“智驾”)。

图为发生事故的路段
10点44分,在路过枞阳至祁门路段时,车辆与高速水泥护栏发生碰撞、起火。
罗某、李某当场死亡,霍某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参与急救的医院也告诉《正在新闻》,等他们赶到,前排两人“烧没了”。

图为事故后被烧毁的小米SU7
罗某、李某的多位家属告诉《正在新闻》她们三人年龄在21岁至23岁之间,是大学应届生。
张洁回忆,这辆小米su7为罗某男友购置,他是第一个知道车辆发生事故的人。
事故发生后,小米客服联系到罗某男友称他的su7发生事故。
罗某男友第一时间联系张洁,从武汉出发赶往铜陵市,“这时我才知道她们是开车去考试,没有坐高铁;如果说开车去考试,一定是我开车”张洁说。
张洁笃定女儿罗某一定是开启智驾时发生事故。
她曾与女儿驾驶这辆su7从深圳去往武汉,这1000公路的路程里,女儿多次告诉她智驾“方便、安全”,她曾告诫女儿,现在技术不完善,不能盲目相信,自己开才放心,“我说她以后一定会后悔;她还反驳我,说有各种(证明安全)的依据。”
这一点在小米披露的事故数据中也有体现:罗某在撞击前几秒才从智驾手中接管车辆。
张洁认为,小米智驾对这起事故有无法摆脱的责任。
事实上,翻开小米su7用户手册,明确写明“智能驾驶功能为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需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系统无法替代人类判断,事故责任由驾驶员承担”。
目前,小米方面还没有和张洁、李某家属联系,张洁希望小米的调查组能够正面和家属沟通。
这个说法与小米披露不一致。
小米称,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于30日赶赴铜陵,于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也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