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十多年后,今年2月22日,武汉市民文先生和王女士迎来他们期盼已久的小生命——一对可爱的龙凤胎。 由于早产,女宝出生时仅3斤7两,男宝4斤2两。两个小生命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16天后,出院回家。然而,喜悦仅维持两个多月,这对新手父母便陷入一场猝不及防的困境。 5月6日,女宝开始吐奶,意识模糊,送医后被诊断为脑出血,连夜进行开颅手术。术后,医院向家属下达病危通知。

▲女婴还在医院接受抢救

据文先生夫妇回忆,4月20日前后,他们就发现女宝头部有一块淤青,怀疑是月嫂带娃期间发生意外所致。月嫂蔡阿姨则否认曾磕碰孩子或发生意外,称“大概(4月)十几号就有淤青了,跟家属提过,他们没在意”。

目前,文先生和王女士已报警,他们认为月嫂及月嫂机构应担责。月嫂机构负责人表示,积极配合调查,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月嫂和机构并无责任。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但尚未正式立案。

1.8万元请月嫂

王女士称,此前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保胎期间,她接触到一家名为“武汉市洪山区妇幼嘉家源家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嘉家源”)的机构。今年4月初,她按照宣传资料,添加了“母婴护理师冯老师”的微信。

聊天记录显示,4月7日,王女士跟冯老师说想请个月嫂。冯老师回复称她在省妇幼保健院住院部“22楼办公”,有个能带双胞胎的阿姨可以雇用。

王女士回忆,当时她在住院部22楼见到50多岁的月嫂蔡阿姨,面试后觉得还可以,就按冯老师要求转了1000元,将月嫂确定下来。

4月8日,王女士与“嘉家源”签订家政服务合同,约定以18000元聘请月嫂一个月(合同约定按26个工作日计算)。此后,文先生和王女士将月嫂蔡阿姨带回家中,负责24小时照护龙凤胎。

▲月嫂带龙凤胎居住的卧室

王女士称,起初蔡阿姨表现出专业素养:熟练处理宝宝肠胀气、按时记录喂养情况,甚至主动指导王女士育儿技巧。

不过,4月18日的一次疫苗注射成为转折点。王女士说,当天,蔡阿姨带宝宝前往医院时态度急躁,面对询问显得不耐烦,她选择向月嫂机构投诉。

聊天记录显示,4月18日,王女士向“嘉家源”冯老师抱怨称:“这个蔡阿姨太有个性了,一搞就不耐烦,一天到晚火气足。”冯老师回复称,蔡阿姨说话粗声大气,没坏心。4月22日,王女士再因其他事由投诉月嫂。

王女士说,月嫂蔡阿姨上门服务期间,双方虽有矛盾,但没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一方面感觉蔡阿姨经验比较丰富,另外一方面换月嫂宝宝需重新适应。

对此,蔡阿姨回应称,被投诉是因自己说话声音大,但并不存在跟王女士吵嘴。如与客户有矛盾,自己不可能做满26天。

王女士提到一个细节,蔡阿姨在带宝过程中,经常把门关着,拒绝家长频繁探视,称“会吵着宝宝”。蔡阿姨说法又有不同,称“关门是为让宝宝安静睡觉,不是不让他们进”。

发现淤青

王女士表示,4月21日她抱着宝宝玩,发现女宝头上有一块淤青。王女士称,发现淤青后她问月嫂,月嫂说是“睡青的”,正常。

发现淤青后为何没及时送医?王女士称,自己第一次当妈没经验,想着省妇幼的月嫂有资格证、专业,就相信了。

王女士说,4月27日孩子外婆来看宝宝。“我妈一看就说是撞的,要去拍片子。”

王女士和丈夫挂了4月28日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门诊及普通外科的号检查。门诊病历显示,女婴头皮淤青1周,左颞部头皮可见片状发青(注:根据图片和后续手术位置,淤青应为右颞部头皮),初步诊断为“头皮挫伤?”,当天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

▲女婴头部发现淤青

王女士回忆,普外科医生检查后,认为宝宝太小,做CT要打镇定药有辐射,让先观察。

月嫂蔡阿姨则说,女宝大概4月十几号就有淤青了,她跟家属提过,但家属没在意。后来4月28号去医院检查,没发现问题。蔡阿姨还称,当时没明显淤青,像胎记一样淡淡的。

王女士说,4月16日,她和丈夫及月嫂带着两个宝宝去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体检,还给宝宝检查了头围、体重,并未发现女宝头上的淤青。

蔡阿姨否认自己磕碰或摔了孩子,“如果是摔了的,她(会)有那种淤血,蛮乌的那种……她一直头上没有。”

据文先生夫妇回忆,4月28日带女宝看医生回家后,未发现女宝异常。5月3日,蔡阿姨结束服务后离开。

女婴病危

5月6日,女宝情况急转直下。文先生说,当时孩子出现不停地哭、手用力动的情况,到晚上还出现喷奶及强烈呕吐的情况。他们连夜带孩子去省妇幼保健院挂急诊,检查后被诊断为脑内出血,当时就进了ICU。

病历记载,患儿因“精神差9小时伴喷射性呕吐2次”,于5月7日1时42分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全麻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术、颅骨去骨瓣减压术等,术后转PICU监护治疗。

5月7日,家属收到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单”。通知单显示,女宝存在脑内出血、脑疝、弥散性脑损伤等15项病症,病情危重,随时可能进行性加重,甚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的可能。

▲家属收到女婴的病危通知单

“医生说脑损伤是百分百的。我怎么忍心放弃她,医生说康复治疗也不是按日按月算的,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现在只能把宝宝的命保住。”王女士说。

“(生了对龙凤胎)本来是件挺好的事,哎……”说话间,文先生不停叹气。他在武汉以干家装为生,王女士之前在商场做售货员,突然的变故让这个家庭陷入困难。

为支付每日超两万元的PICU费用,文先生和王女士紧急将唯一的住房卖掉。对于将来,文先生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医院背书”?

事发后,文先生和王女士同时认为,如果不是“医院背书”,他们不会那么相信“嘉家源”的月嫂。

记者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实地走访发现,存在月嫂机构派员入驻病房、包层推荐等现象。有护士和病房保洁服务人员有这些(月嫂)家政公司的宣传册,以及入驻推荐人员的联系方式。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大楼的多个楼层,记者以请月嫂为由咨询护士台,获得包括“嘉家源”在内的三家月嫂机构的宣传彩页。不止一家机构在宣传彩页的显著位置冠以“妇幼”两个字。有护士主动帮忙联系这些机构“老师”,推荐说医生生完孩子也是在这些机构请月嫂。

▲王女士在病房内收到的宣传彩页

记者以请月嫂为名,拨打以“妇幼”冠名的一家月嫂公司宣传彩页的电话。接线人员一开始称其是医院的,医院里面有三家公司。当记者追问公司和妇幼保健院什么关系时,对方改口说属于第三方,但允许在那接单。该接线人员还表示,三家月嫂公司派的人员有固定对应的楼层,每个月轮换。

这一说法得到“嘉家源”公司人员的认可。该公司的冯老师称,他们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合作,是进驻其中的公司之一,月嫂为公司固定签约员工,非挂靠或临时人员。

对此情况,红星新闻记者致电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医院没有自营月嫂机构,并禁止穿着月嫂机构工作服人员进入病房。但由于病房是开放的,若相关人员以家属身份进入且未穿着月嫂机构服装,院方无法甄别。

——5——

谁的责任?

5月19日,记者陪家属前往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咨询女婴病情。其主治医师表示,从做手术前的CT等检查来看,女婴颅内出血不是当时发生的,应有一段时间。但外伤所致还是其他原因,需结合司法鉴定。

该主治医生表示,患儿目前恢复情况比预期稍好,目前无明显抽搐或肢体功能障碍,但脑损伤后遗症风险存在,若运动发育滞后需长期康复,家长需做好心理准备。

“我很自责,也没装监控,现在没直接证据能证明月嫂存在责任。”王女士说。

蔡阿姨表示,自己做月嫂十多年了,带孩子小心得很,肯定没摔王女士家的孩子。“宝贝如果是磕碰了,当时就要到医院检查,这是做月嫂最起码的职责。”

蔡阿姨说,她24小时带娃,除了洗澡、吃饭,几乎没离开过房间。宝宝没离过床,自己都是轻轻拍睡,没摇晃过。“如果摔了,头上会有大包、淤青或发紫,宝宝只是右边有淡青印,我用左手抱娃,不可能撞到那边。”

“我已经签字出门几天了,出现问题你再来找阿姨……我不能包到老吧。”蔡阿姨说。

▲女婴生病后,文先生和王女士卖掉了住房

一位具有专业医学背景的三甲医院医生表示,通常情况下,非外伤引起的颅内出血,一般不会在头皮上形成淤青。

5月7日,王女士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月嫂责任。记者了解到,目前警方已开展调查,对相关当事人进行询问,目前还未正式立案。办理该案的民警表示,现有证据还不足以支撑立案。

日前,文女士已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司法鉴定,要求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对女儿脑出血损伤程度进行鉴定,并对损伤机理进行推断。5月20日,文女士和丈夫已将相关鉴定材料交付司法鉴定机构。

“嘉家源”负责人称,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月嫂和机构没有责任。其表示,公司积极配合调查,不管是什么结果,“嘉家源”都认账。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张炎良

编辑 郭庄 责编 李彬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