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开分8.1, 这部正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热播的《无尽的尽头》成为2025豆瓣现实题材剧集评分第一!以未检题材+社会议题+全员熟脸实力派一跃成为口碑黑马,它让网友直呼案案上头,翻转一波接一波:“今年剧集市场最大惊喜,全靠扎实剧本,案件改编让人看得后背发凉又欲罢不能,这部剧有现实题材应有的力量感!”

为“未检”画像

01

打破了人们的惯有认知,《无尽的尽头》的魅力在于:原来不拍悬案奇案,也能震撼人心。这种震撼感,也源自人物塑造。

嫉恶如仇,对受害者及其家属抱有充分的同情和怜悯之心,这是剧中主角林之桃给人的印象。在霸凌案中,她答应家属要还死者公道,让坏人伏法,但在法庭上却建议法庭依照刑法,对施暴者从轻量刑。这是会让观众义愤填膺的情节,却是国产剧中对检察官形象塑造最强有力的一段,那就是检察官的职业身份感:不会用自己的好恶,随意建议法庭加重或减轻量刑,只应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

但法律之外,还有情理,检察官毕竟不是冷冰冰的条文,单这么塑造岂不成了一种样板?何况那位少年罪犯毫无悔过之心,这样的判决如何对受害者家属、社会乃至这部剧的受众交待。林之桃哽咽着说,“因为他们是孩子,我用我的命保证,这帮孩子如果成年了,没有改造好,你看我能不能处理他们。”她没有说出的另外一句话是——在现有的证据链下,我已尽最大努力将他们定罪。在法律和情理中寻找平衡,尊重自己的职业,通过法律武器,尽量弥合受害者家属的伤口,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是由这样一群优秀的司法人员撑起来的。

选取“未检”典型案件,于冷峻的案情中融入人物的感性和温情,正是这样的剧作风格,保证了法律知识对大众的有效传达,也疗愈着观众。

有态度的法治理念

02

剧中无处不在的思辨力和有态度的法治理念,帮助它完成了表达上的进阶。比如,在儿童盗窃案中,有的父母为了获利,将自己的孩子“租借”给小偷,没有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这种情况下,国家应不应该收回他们监护人的权利?再比如,在校园偷拍案中,被偷拍者反倒因为羞耻不敢声张,面对检察机关的调查时也不敢站出来作证。这破除羞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课,应该以何种方式补上?

把案情讲清楚不难,难的是它融入了能够引发观众共鸣和社会反思的焦点议题,并且不一味地迎合受众情绪。用证据定罪,以法律量刑,这是《无尽的尽头》所体现出来的法治态度。其实按照一般的创作思路,一桩案件到法庭宣判这一步也就该结束了,因为这是最省力也是最不会引发争议的一种方法,犯罪嫌疑人得到惩罚,受害者的权益受到保护,司法机关彰显了公平正义。

但这部剧却呈现出反流行的特点,它坚持进一步挖掘犯罪嫌疑人背后的故事。司法机关乃至整个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的法治理念,更需要在预防犯罪的重要性上达成共识。它吸引观众不靠正义战胜邪恶的表面爽感,而是靠不断激发人们的深度思考;它写案件不采用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去深究案件背后的复杂成因,并向社会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预防悲剧的再次发生。就像游湖杀子案结束后,林之桃向观众科普了强制报告制度,规定特定的组织在发现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时,必须强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

有你们给成长盾牌加固,给未检之路铺筑,希望就会播种到更多孩子的心里。每天19:30,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无尽的尽头》正在热播。

来 源 | 周夏影

责 编 | 徐慧芳

编 审 | 庄临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