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关税壁垒强行助长自身不擅长的产业,根本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除非美国打算永远关起门来过日子。

当地时间2025年4月5日,美国纽约的示威者走上街头,参加反特朗普与的抗议活动(图/IC photo)
文|信海光
“这是一场经济革命,我们一定会赢。尽管不容易还是要挺住,最终结果将会是历史性的。”
在对世界各国加征关税之后,特朗普在其社媒平台“真实社交”网站上发言,呼吁美国人挺住。
这可谓是特朗普在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前后的真实心态写照。虽然特朗普一直态度强硬,其心里却也不是完全有底,深刻知晓“不容易”。
但“对等关税”带给美国民众的苦痛与牺牲,真的是一个“不容易”就能形容的吗?美国经济是否真的准备好了为“对等关税”付出足够的代价?
美国消费者在“用脚投票”
加关税后第一个周末发生的事情,“立刻”反映了海量美国民众对特朗普政策的鲜明态度。
据参考消息援引《联合早报》报道,4月5日,美国华盛顿特区和全美各地均发生示威活动, 当天估计有多达1200场示威活动。这是特朗普再次上任后遭遇的首次大规模抗议活动。
如果说,示威活动背后可能还有特朗普的政治对手在幕后策动的话,那么几乎同时发生的各种囤货行动,则无疑是普通美国消费者在“用脚投票”。
据财联社报道,由于担忧关税将引发美国物价的飞涨,不少美国人最近开始抢购日常用品。一名美国年轻人表示,他的同学们都在学校里谈论这些事情,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校园里听到关于政治或经济问题如此大规模的讨论。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高额关税可能意味着从汽车、家电到汽油、杂货,所有商品价格都将上涨。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皮革制品、衣服、农作物、金属、羊毛等类别产品价格涨幅将超过10%。对此,一些美国人已经开始紧张起来,忙着“把东西加到购物车里”。
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美国知名投资人、亿万富翁马克·库班在社交平台写道:“从牙膏到肥皂,凡是能找到地方可以储存的东西,都应该趁早买起来,最好是在商店补货前购买。”库班强调,即使是美国货,也有可能涨价,“他们会甩锅给关税”。

图为库班发文截图(图/每日经济新闻)
美国民众的囤货行为,无关政治立场,即使是特朗普的忠粉也可能会参与其中。因为,这反映的是普通美国人的经济体感,是对“对等关税”所引发的切肤之痛的应激反应。
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测,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后,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
事实上,“对等关税”会增加美国民众负担,这不仅是经济学家的算法预测,前面也已经有血淋淋的事实。特朗普在其上一任期已经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加过关税,但根据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报告,最终是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近93%的成本,只有7.6%的增加成本被中国吸收。
带给美国的不只是“阵痛”
实际上,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不只是给普通消费者增加支出负担,也会对美国宏观经济带来全面压力,首先是美国农业会遭受重创。
比如,中国决定对美国“对等关税”实施反制,其肉类、大豆、小麦的对华出口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美国的科技企业可谓强势,但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其大量零部件依赖于海外供应链,英伟达则严重依赖全球市场,如今都成了股价暴跌的公司。
再有就是本来就已经很严重的通胀问题,“对等关税”之后只能是雪上加霜,但从长期看又可能引发更可怕的通缩问题。
1930年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升关税后,产生了两大影响:一是贸易争端加剧;二是加剧美国通货紧缩,使美国经济长期处于衰退之中。
既然能说出“不容易还是要挺住”,说明特朗普并非对“对等关税”的负面后果一无所知,但他仍然决定把“对等关税”拿出来施行,其背后主要有两大原因。
其一,特朗普有自己的一套思维逻辑。他不相信自由贸易本身具有的普遍正当性,只考虑对美国是否公平。比如,根据国际协议,在全球贸易中需要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落后产业进行关税保护,但他考虑的却是“对等”和是否对美国当下有利,并不惜为此推翻现有秩序。
其二,在特朗普背后也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在类似经济民族主义思维的支撑下,特朗普的一些忠粉宁愿忍受更高的物价也要支持美国“重新崛起”,特朗普就是他们押的宝。
但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政治,都不可能完全抛开后果去谈问题。没有人敢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带给美国人的只是“阵痛”,其不断挥舞的关税大棒,更大概率可能使美国和全世界为此付出长期的代价。
特朗普坚信在高关税保护下,制造业会重新搬回美国,就业机会也随之暴增。但他似乎不知道,经济学上有个常识叫“比较优势”,强行助长自身不擅长的产业,根本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除非美国打算永远关起门来过日子。

特朗普自己都不知道需要挺到什么时候(资料图)
这也意味着,特朗普要求美国民众挺住,却连他自己也都完全不清楚需要挺到什么时候。而美国民众已经通过全美群起的街头抗议,回答了他的喊话。希望特朗普听得见,也真正听得懂。
撰稿 / 信海光(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张彦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