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看《刑警的日子》之前,谁能想到最惊艳的不是何冰,不是欧豪,是59岁的艾丽娅?

刚出场那几分钟,服装土得掉渣,脸上满是风霜,一副苦大仇深的农村老母亲模样,很多人都以为就是个临时工配角。

可一开口,那台词、那眼神、那把情绪,直接把人拉进戏里。

观众集体感叹:这才是真正的演员,一秒入戏,不靠滤镜、不靠台词烘托,全靠一张脸、一个眼神、一声叹气,把角色演活了。

01

剧中,艾丽娅演的叫“白小菊”,一个农村寡妇,既要干活挣钱,又要养大女儿。

女儿被侵犯,怀了孕,作为母亲,第一反应竟然不是保护,是羞耻、震怒、失控。

她冲进警局扇了女儿一巴掌,眼神咬牙切齿,台词像石头砸人:“这破丢人的事儿,我都不想活了知道不!”

观众当场爆炸,有人骂她心狠,也有人开始理解她活在“面子大于命”的环境中,什么是真正的农村妈妈,一半是爱,一半是压抑。

更让人动容的,是她转身偷偷哭,说:“家里宁愿多养一个,也不能再少一个。”

情绪一变,演技收放自如,真挚得让人想跟着她一起掉眼泪。

一个人把农村母亲的坚强、软弱、体面、愤怒和爱全部演透了,不用强调自己“戏骨”身份,观众自然就服了。

02

这些年,艾丽娅演了太多“婆婆”、“妈”、“奶奶”。什么“极品婆婆”、“土味老妈”、“苦命奶奶”,几乎都被她包圆了。

《田耕纪》里的“周氏”,鸡蛋得先收好、肉要偷偷留给大儿子,别人桌上吃个肉还得被她骂——

可真不是脸谱化的恶,她演出了这个老太太活得有多拧巴。

她把那些“被生活碾压过的女人”演出了力与伤痕,不讨喜,却真实。

03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艾丽娅29岁时,凭电影《二嫫》拿下金鸡、华表双料影后。

那时候的她,为了拍农村妇女活面卖麻花的戏,练了两个月用脚和面;

有场戏要喝三大碗盐水,为了真实,她真喝了,还喝得从鼻子喷出来。

那不是演技,那是命拼出来的。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像《二嫫》那种给中年女演员出力的角色越来越少。

反倒是婆媳剧、伦理剧大行其道,“恶婆婆”成了为数不多的舞台。

艾丽娅说:“主角配角我不挑,只要人物有光、有劲,我就愿意演。”

04

最妙的是,戏里再苦,戏外的艾丽娅却潮得很。

59岁,穿短裤、黑丝、马丁靴,谁看谁说一声“姐姐你好飒”。

她爱穿奇装异服,什么大红羽绒服、正方形裙子,别人穿像灾难,她穿像秀场。

走红毯时,一身白西装配黑背心,再戴一串珍珠项链,气场直接拉满。

这个女人,戏里演得多土,戏外就有多潮。不是为了搏出位,而是从心底里活得有劲、有趣、有光。

05

丈夫是演员姚橹,演过《让子弹飞》里的胡千,实力派。一

开始俩人互看不顺眼,合作过程中互相吵架、互相佩服,最后成了夫妻。

这些年,艾丽娅为了陪女儿成长,一度息影。

如今女儿大了,她回来了,继续演戏,继续用角色发光。

家庭稳,事业稳,所以她哪怕只是一个配角,也演得比主角还亮眼。

别人拼命争主角、上综艺、蹭热度,艾丽娅不吭声,就靠一场戏。

也许有人觉得她“沦落”,从影后到配角。但她说过一句话:

“角色不是分量的事,是光的事。只要有光,我就演。”

这光,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叹气,一个哽咽,但她用它,照亮了许多人的心。

她的名字也许不响,但她的角色,都刻在观众记忆里了。

下一次再看剧里那个狠婆婆,别只会骂一句“坏得很”,记得说一句:“这人,演得真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