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禁毒剧《围猎》将于9月25日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全网首播,江苏卫视每晚7:30播出。昨日在京举办的超前看片会上,几位主演均贡献了颠覆以往的表演。王阳在剧中饰演卧底警察杨一鹏,伪装身份是混迹码头,头发凌乱顶着啤酒肚的“镇哥”;张宥浩饰演的“毒二代”多仔,呈现出在码头、鱼市打三份工养活赌鬼爹的状态;俞灏明则饰演多疑癫狂的制毒师牟森……该剧聚焦禁毒工作的新特点,以充满市井烟火气与人性复杂度的笔触,绘制了一幅波澜壮阔又细致入微的新时代禁毒斗争图景。

直面新型毒品迭代的缉毒博弈聚焦围猎行动人性幽微

《围猎》直面新型毒品迭代的缉毒博弈,对犯罪形态进行细致洞察,将镜头从传统的毒品交易现场,延伸至暗流涌动的网络空间。剧中呈现的伪装成邮票的合成毒品、通过社交软件和游戏网络进行的勾连交易、跨区域的犯罪网络协作,都极具当代性与现实感。制片人申申介绍,作为创作者,有责任将“后冰毒时代”毒品犯罪无形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挑战搬上荧屏,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毒品威胁可能就隐藏在一个看似普通的快递、一条网络讯息之中,以剧集这一能够触达公众的艺术形态提升大众的警惕意识。

剧集以白描手法,展现了公安干警如何运用大数据网络追踪、尖端化学分析技术、多警种跨地域的联动合作,布下一张天罗地网,对毒贩进行“智慧围猎”。这种从“肌肉”到“大脑”的叙事转变,不仅符合新时代公安工作的真实面貌,也极大地提升了剧集的科技感和观赏层次,让人看到国产剧在此类型上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导演李少红提到,禁毒一线与刑侦一线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现场”,因此缉毒警察必须下沉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以身犯险寻找线索;而他们面对的毒贩往往又是亡命徒,“生死线上搏命”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奠定了创作团队以市井人性为切口讲述“围猎行动”故事的基础。

演员突破性表演吸引眼球 禁毒生态刻画追求“活人感”

《围猎》的人物画廊较为丰富,几乎每个主要角色都与演员既往形象形成了巨大反差,去表演痕迹,雕琢而不失真也是《围猎》纪实风格的美学追求。《围猎》更致力于构建一个完整且真实的毒品犯罪生态和一个立体的缉毒警察团队。从最底层的跑腿马仔、瘾君子,到中层的分销者、狠戾的打手,再到顶端的制毒师和幕后毒枭,剧集清晰地勾勒出一条残酷的“犯罪食物链”。每个人物都是这个畸形生态的产物和组成部分,揭示了毒品如何像一张巨网,捕获和异化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最终共同导向毁灭。这种全景式的描绘,极大地深化了主题的沉重感和批判性。在缉毒干警群像刻画维度,《围猎》更非英雄的独角戏。除了潜心卧底、如履薄冰的杨一鹏,继承父志、在历练中成长的“警二代”之安,经验丰富、稳如泰山的定海神针罗仲奎,还有众多奋战在技术、侦查、抓捕一线不同岗位的干警……剧集用心塑造了一个多样互补、有血有肉的缉毒群像。他们更像是无数真实缉毒警察的缩影,生动诠释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力量。

本剧的文学策划陈飞介绍,主创团队希望通过情节的真实感、角色的“活人感”,搭建丰富而立体的群像链条,构建可信的世界观,让观众既能窥见毒品犯罪的全貌与危害,达到警钟长鸣的现实共振,又能深切感受到禁毒战线的磅礴力量和崇高精神。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张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