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保单,不是规避风险,而是让你有勇气直面风险。”4月17日,由汪俊执导,孙俪、董子健等主演的都市情感疗愈剧《蛮好的人生》,在CCTV-8电视剧频道、优酷同步播出。该剧以保险业作为切入点,聚焦养老、医疗等社会民生话题,借助生活流的叙事,探寻生活真谛、传递人性温暖。

保险为切口呈现人生百态
导演汪俊曾凭借《小欢喜》获第二十六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奖项,其执导的《玫瑰的故事》《小敏家》等剧集深受观众欢迎。在汪俊看来,当下都市题材剧集数量众多,相关社会话题已被反复挖掘,诸如婚姻、亲子关系、代际关系、高考、子女教育、养老问题等在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不少剧本大同小异,难以摆脱婆媳矛盾、小三插足、婚姻破裂等套路。在此情形之下,如何突破创作困境,从新鲜视角切入,成为影视创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汪俊
谈及拍摄《蛮好的人生》的缘由,汪俊直言,主要是被保险题材吸引。该剧聚焦保险行业,讲述金牌保险员胡曼黎突遇人生危机,事业与婚姻双双跌入低谷。她重整旗鼓,与保险行业新人薛晓舟携手合作,两人从针锋相对的“对手”,逐渐成为亦师亦友的绝佳拍档,最终各自收获“蛮好的人生”。剧中诸多保单案例取材于真实事件,主创团队在创作前期对保险行业深入调研,力求客观呈现行业现状。
汪俊表示,长期以来,大众对保险行业存在一些误解与偏见,许多所谓的“陷阱”被夸大。正如剧中台词所言,保险或许并非锦上添花之物,更像是雪中送炭,与民生紧密相连。“主创团队拍摄这部剧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正本清源,为保险行业梳理脉络,引导大众以正确、客观的态度看待保险行业。”
海派风情浸润鲜活人物
《蛮好的人生》作为一部典型的海派影视作品,巧妙融入东方明珠、外滩、和平饭店等上海颇具代表性的城市符号,以及充满烟火气的松江兰桥菜场和石库门弄堂。上海话台词也是该剧一大亮点。剧中,孙俪饰演的胡曼黎操着一口上海话,脚踩“恨天高”,在外滩写字楼和城隍庙弄堂之间穿梭。

在汪俊眼中,胡曼黎这一角色相较于孙俪以往塑造的形象,更接地气、更具生活气息,人物形象也更为丰满立体。初看胡曼黎,观众或许会留意她身上存在一些小瑕疵,比如爱慕虚荣、喜欢耍小聪明,甚至偶尔会编造一些善意的谎言。然而,这些看似负面的特质,实则是胡曼黎复杂性格的多元呈现。“随着剧情层层推进,观众会逐渐发现,胡曼黎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存在巨大反差。孙俪凭借精湛的演技,将人物的每一个细微表情、每一段情感起伏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胡曼黎这一角色跃然荧屏,鲜活而生动。”
汪俊表示,方言的运用是出于人物塑造与地域特色展现的双重考量。上海话台词经过精心雕琢,力求精准贴合人物与情境。汪俊与孙俪就胡曼黎说上海话的具体场景深入探讨:一是当她情绪激动时,会自然流露地道的沪语表达,其中不乏生活化的俚语,以展现人物当下的真实状态;二是作为保险从业人员,在与老上海客户交流时说上海话,能够迅速拉近彼此距离,凸显角色思维敏捷、形象鲜活立体的特质。“当然,我们也考虑到非上海籍观众在观看初期,可能会因方言产生些许不适应,因此在字幕中做了翻译。相信随着剧情推进,观众会逐渐适应这种语言风格。”
喜剧风格消解生活苦难
剧集开篇,胡曼黎一出场便陷入重重困境:丈夫出轨,婚姻瞬间崩塌;事业急转直下,陷入低谷。面对一连串沉重打击,胡曼黎展现超乎常人的顽强,恰似荒野中的小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遭遇风雨。若因一时困境而一蹶不振,那将错过未来无限可能。胡曼黎将离婚带来的痛苦与负面情绪深埋心底,以全新姿态勇敢应对生活的挑战。她用行动告诉我们,在遭遇挫折时,要勇敢地挺直腰杆,用努力去证明自己,擦干泪水,重新站起来。相信许多人在面对婚姻的不幸或事业的低谷时,都能从胡曼黎身上汲取前行力量,以更加坚韧的姿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汪俊如是说。
《蛮好的人生》用喜剧风格消解生活中的苦难感,细腻刻画胡曼黎从低谷向上攀爬的艰难历程。“女主角在充满曲折和失败的过程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前行,每一次挫折都让她更坚强,每一次努力都让她离目标更近。”汪俊表示,或许观众能从女主角的努力和成长中获得别样的“爽感”,但这种“爽感”与所谓的爽剧靠运气或超能力轻松逆袭、报复对手、迎来高光时刻截然不同。“生活远比戏剧复杂残酷,现实中人们遭遇的离婚、事业重创等困境,艰难程度远超剧集呈现。很多人在生活中历经类似磨难后努力逆袭,实现人生价值。《蛮好的人生》试图以真实生活为背景,展现普通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努力奋斗的精神,让观众感受生活的温暖与希望,获得心灵慰藉与力量。”

孙俪曾在开拍前问汪俊,如何定义《蛮好的人生》?汪俊给出的答案是“不被定义”。“因为职场和家庭都有局限性,两者融合才是这部剧的特色。职场与家庭相互补充,家庭作为人物的成长土壤,能让故事更加真实可信。人物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撑,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展现完整的人物形象。”汪俊强调,都市剧创作需要高度真诚,要让所有人物和事件都有呼吸感、质感和真实感,让观众觉得,这就是发生在邻里之间、自己身边的事。“要做到这一点,需赋予作品大量生动的生活细节。许多细节和情感的细腻度无法凭空编造,需要创作者深入生活去挖掘。只有真正扎根于生活的土壤,都市剧才能绽放真实、动人的光彩,引发观众共鸣。”
图片:豆瓣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