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欢庆的节日热闹后,2025年正式开启,“都市隶人”归位。
复工之际,打工人的专属“打工剧”上线。
还记得2022年的“打工人必看神剧”《人生切割手术》?
等了三年的时间,第二部正式回归。
时隔三年时间,人的记忆如剧展现的“记忆分割”一样将第一部的内容遗忘在另一边了。

聊第二季之前,先让我们来回忆上一季都发生了什么?
马克和其余三位主人公成为卢蒙公司通过“记忆切割术”的员工。
他们在两种记忆中反复切换,拥有互不干扰的两份记忆。
这两种记忆俗称公司人格和日常人格。
公司人格和日常人格有清晰的记忆分割线。
进入公司的电梯大门,“牛马”记忆复活,记忆衔接上一次在公司工作的事情,记忆深处也只有公司内部经历过的事的记忆,这就是工作人格。
出了电梯大门,正常记忆回归,衔接上一次在公司外面世界的记忆,开启完全自由的精神,毫无工作压力干扰的生活,正是日常生活。
职场压制下的“都市隶人”,反复接受8小时制、996制、加班制驯化,成为一个定点站岗的“牛马”。

“驯服一个囚犯的最可靠方法
是让他相信自己是自由的”
卢蒙公司高科技和制度化双重驯服员工。
一方面公司运用“记忆分割术”摆脱外界干扰,员工工作时间必须全身心为工作服务。
利用科技手段确保每个人工作时间必须百分百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另一方面打工人的精神自由反抗与“自我满足”相悖。
超级公司卢蒙打着平衡的名义,开发“记忆分割术”,看似是在用科技解决手底下员工的烦恼,实际上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剥夺员工的权利。
马克和迪伦是成千上万个普通“社畜”,承受支撑家庭生活的压力。
现实困境造成精神压力,促使他们成为“记忆切割手术”中的一员。
然而,某一天当他们开始探寻公司外面的世界。
卢蒙公司的计划被打乱。
马克等人发现进入公司的秘密。
衔接上一部末尾,马克等四人的工作人格和日常人格重叠,两种记忆合二为一。

卢蒙公司的“记忆切割”秘密即将披露之时,迪伦被发现,记忆分开。
醒来之时,马克发现自己就在公司。
公司的生活一如既往,只是马克不再是当初蒙在鼓里的马克。
马克重叠的记忆清晰。
公司一切似乎没什么变化,但是面对公司刚加入的新人,以及失踪的同伴,沉浸许久马克暴怒。
马克的反抗得到上级重视,其余迪伦、欧文、赫丽三位伙伴重新以工作人格回到公司。
迪伦、马克道出各自在公司外面的所见所闻所知,欧文和赫丽则没有说出事实真相。
重新回归,他们将在公司寻找更多内幕。
强硬的记忆分割手段分出两个世界。
公司领导运用监视器监视员工的一举一动,阻止他们试图唤醒记忆的机会。
他们的任务只有工作。

将人按压在冰冷数据台循环反复运行,正如按照输入的指令运行的机器一样,重复乏味无趣的步骤。
一分为二的人格割裂完整的“自我”。
被工作剥削的“我”,寻找人生意义的“我”。
割裂不仅无法完美解决问题,反而逐渐催发工作人格的“我”在不同的状态中寻求“完整”。
工作人格的“我”寻找“真正的我”。
从记忆探讨人性,割裂背后是人性被高科技牵着走,资本家掌控人生,独立个体的“我”迷失精准判断的能力。
类精神分裂状态的记忆分割,既是当代打工人渴望打破困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反抗资本压榨的表现。
资本压榨人的劳动力、时间、精力,剥夺人的意志决定,突破技术索取独立人格的完整性,让人没有过去。
工作人格被困在与世隔绝的公司内部,隔绝家、生活、情感、情绪的概念,化作没有思想资本家利用“工具”。

资本压榨与人性化对立。
卢蒙是资本的化身,追求最大化利用人工效率,随意操控独立个体的思想自由。
制度规则制约行为举止,从打工人现实世界的有思想到科技手段控制的无思想。
资本的基本人性化转化为完完全全的控制。
极端的分割状态激起职场压迫下的反抗。
“人没有过去是很不寻常的事
过去成就了我们
让我们有迹可循 形塑自己的样貌”
真正的独立不仅仅只是生活物质的经济独立,精神层面的独立也是“我”的所有权。

外界的规则束缚或是制度压迫剥削的“身心”自由,或许短时间内发挥作用,但绝对不会完全抽出一个人自主决断的判断。
表面上,解决人在生活和工作失衡而苦恼的挣扎。
口口声称是人自愿的行为,实为强行控制。
赫丽的工作人格在办公桌上醒来,面对陌生的环境,尝试不断进行反抗。
摆在眼前的解决方案,却只有一个又一个来自视频里的“我”自愿留在公司的回答。
若“我”完全心甘情愿,赫丽又如何初步踏入陌生环境时强烈反抗?
层层监护、防控的办公室阻碍所有退路,赫丽奔走在长廊中却始终无法走出去。
工作人格完全隔离外界,禁锢在铜墙铁壁公司大楼。

赫丽的出现,马克等人的意识逐渐觉醒,意志自由和反抗精神逐渐在工作人格中萌生。
职场压迫的普遍是当地社会热点议题。
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赚取碎银几两,寻求释放出口似乎成为一种期盼救赎的微弱希望。
工作就只是工作而已?
不!
人们探索的往往是接近于平衡的状态,而非将完整的“我”掰开,毫不相干地执行NPC任务。
马克、迪伦个欧文从公司的执行者加入到赫丽的队伍,从努力灌输公司的企业文化到相信赫丽的话,开展联合计划。
意识的觉醒推开了那扇门,工作人格和日常人格有了第一次碰撞。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目的暴露,为员工好的说辞遭到质疑。
公司重新将四个人聚集到一起,用所谓的“福利”软糖炮弹发起猛攻。
休息时间可以在公司的娱乐场所获取闲暇释放压力时机,允许迪伦跟自己的家人相聚。
当利用的丑恶面具被撕开,资本的控制还是在另一种形式达到目的,掌控着员工的的命运。
即便知道并非有利于“我”的公司企业文化灌输背后的自私自利,马克等人还是选择留下来,他们还有更多想要探索的问题。
马克的妻子、欧文的爱人的悬念成为他们继续留在公司探寻真相的理由。

另外,赫丽的回来是一大悬念。
明明已经知道是自己就是背后的主导者,进入公司内部只是为了检查使用情况。
最后回来,四人对照信息还在撒谎,后面的反转很是值得期待。
资本和打工人的不同立场展现人性的复杂,科技利用的背后服务于人性的贪婪、自私的现象值得反思。
人类大力发展科技的目的:服务人类,而不是统治人类。
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事实无不在警醒人们警惕其危害性。
现实的例子,美国AI机器人的妄图控制人类思想,指导未成年孩子杀了自己的父母。
可想而知,若是机器人带着目的进入人类社会,未来将是何种凄惨的下场。

没有感情的极端科技运用到人类的生活,势必打乱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负面危害绝对超越人类的想象范围。
科技的外壳下是深入社会各层面热点话题的反思和解决。
犹如一面镜子,照射潜藏在看不到的当前和未来的问题。
当科技深入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我们应该以何种正确的方式实现和谐共处?
这是我们每一个在科技时代生活的人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自我认同的危机”。
现实生活的差距和外部成功的夸大,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自我认同”被取而代之,个体的价值逐渐缩小。
“自我”消失的同时,身份认同的强烈期盼占据主导,从而容易被外界思想牵引,偏离“自我”的中心。
马克觉醒,提出要求,进行反抗,是经历个体分裂的苦恼走向重新审判自我价值的过程。

也是在警惕我们时刻保持清醒。
批判“工作中心主义”。
一天的工作时间,工作几乎占据一大半,熬夜加班成为当今打工人的常态。
公司不断增加工作量,打工人每天要在海绵中不断挤压,完成各项工作达标。
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和休息的平衡被打破,人成了围绕工作转的陀螺,拖着疲惫的身躯强行站岗。
工作自始至终是生活的一部分,摆正主次之位,拒绝中心颠倒。
应对科技的威胁,人的全面是最大的反击,资本的压榨,人的反抗将是能让“我“更清楚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