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帮助范闲擦屁股,

到头来范闲依旧是要依靠父亲们的力量才行。

我们话接上回,

范闲想要将京都庆余堂的老掌柜们送出去,

所想的办法也很简单,

那就是给庆余堂放一把火,

然后趁乱让鉴查院的人将老掌柜们接出去,

但没想到,

鉴查院官员的回禀却有些不顺,

点火确实很顺利,

老掌柜们混入逃难人群也很顺利,

但没想到惊动了庆帝的眼线,

并且鉴查院的人还没将这些人处理干净,

等追上去的时候,

他们只发现了十几具尸体,

然后给范闲留了一句话,

说家里有人等着。

范闲听完后先训斥了一下他们,

然后连忙赶回了家中,

范建早已经归家,

父子二人相见后,

范建也直接告诉了范闲,

庆帝安排的眼线是他派人处理掉的,

只是没想到范闲做事竟然如此激进,

想了这么一个漏洞百出的计划,

作为父亲,

也只能亲自给范闲擦屁股了,

并且范建也再度教导了一下范闲,

就算是京都大乱,

但庆余堂的那几个老掌柜,

怎么就能这么凑巧的被烧死了,

尤其是范闲动用鉴查院的力量去处理这件事,

怎么就知道里面没有庆帝的眼线?

尤其是范建告诉了范闲,

这些老掌柜在京都还有家人,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

这次行动都太过于莽撞了,

而范建也只是让人护着四位老掌柜离开,

保留了庆余堂其他活着的人,

只有这样才不会引起庆帝的疑心,

几番言论下来,

范闲也对自己这位父亲是心服口服,

若不是范建出手的话,

估计庆帝回京后,

就能直接凭借这一件事,

压的范闲抬不起头来,

再次教导完范闲后,

范建也说自己已经老了,

没有多少力量可以帮助范闲了,

所以庆帝回京后,

他会选择请辞告老还乡,

这也是为了保全范闲的一个手段。

范建突然选择告老还乡,

让范闲也不由得震惊,

毕竟之前他在江南的时候,

庆帝因为李云睿的安排,

下旨彻查户部的账目,

就是为了逼范建请辞,

结果当时的范建就这么硬生生撑了下来,

没想到现在李云睿他们死的死下台的下台,

范建竟然在这时选择了请辞,

范闲想不明白,

就这样范建再度耐心的给这个儿子解释了一番,

尤其是告诉了他,

秦业为何会选择造反。

让范闲知道了当年自己母亲的事,

秦家也参与了其中,

可以说这次范建,

是真的给范闲铺好了最后的道路,

接下来范建也只能隐藏在幕后,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离开家里后,

宫典突然前来寻找范闲,

希望他能去劝说一下叶灵儿,

叶重跟着大皇子去追讨叛军的时候,

让宫典将叶灵儿接回府中,

结果叶灵儿却誓死不从,

宫典想来想去,

也只有范闲能劝说叶灵儿了,

而范闲也突然意识到了一点,

那就是李承泽是不是跟叶灵儿关在了一起?

得到宫典肯定的回答后,

范闲也思考了一会,

然后对他说这倒无妨,

大东山的时候庆帝就说过,

京都的人能不杀就不杀,

尤其是李承泽,

这其实也是庆帝念及叶灵儿的事情,

要是李承泽死的话,

叶灵儿怕也是心丧若死,

而叶家的定州军上上下下都很喜欢这个丫头,

所以导致他们也惶惶不安,

现在李承泽不用死,

叶灵儿也就不用成为寡妇,

也算是比较好交代了,

留着李承泽一条命,

其实就是为了给叶灵儿留个男人,

毕竟庆帝要给叶家留点脸面,

随着范闲前往李承泽的王府后,

开始温柔的劝说起了自己这位徒弟,

其实范闲也不想闹成今天这种地步,

怪就怪李承泽自己不听劝。

叶灵儿在嫁给李承泽后,

也曾不止一次,

劝说李承泽不要继续参与夺嫡了,

甚至范闲当初不断跟李承泽作对,

砍去李承泽的羽翼,

就是要断了他夺嫡的心思,

只有这样,才能保全李承泽一条命,

但没想到李承泽夺嫡之心如此之重,

加上李云睿不断的玩弄他,

范闲当初的计策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

也让他有些愧对淑贵妃和叶灵儿。

而叶灵儿面对范闲的劝说,

也是完全没有动摇,

她要比范闲更知道老二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承泽表面温柔内心却冷酷无情,

就连淑贵妃对他都是持之有礼,

他这一生,

又何尝感受过什么真正的温暖味道?

他不止对人无情,

对自己也极为冷厉,

更是一个骄傲自负的人,

如今完完全全的失败,

对于李承泽的打击无疑是最大的,

就算是庆帝留给他一条活路,

李承泽自己也不会苟活下去,

并且叶灵儿也知道,

现在的李承泽已经有了死念了,

要是现在连自己都走了,

这个世上所有人也都抛弃了他,

那么李承泽走的也一定会很干脆。

所以叶灵儿为了让李承泽不至于真正的心灰意冷,

依旧选择在此时此刻,

陪伴着他的身边,

听着叶灵儿的话,

范闲也知道了老二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便亲自前去见了他一面,

既然劝不动叶灵儿,

那就试着劝劝老二,

能活着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只有活着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啊,

那么李承泽和范闲的这次相见,

俩人会说一些什么呢?

这个天下中两个如此相像的人,

能否产生一些共鸣呢?

就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