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影视圈这几天内卷是真的很严重,不过我确实是非常激动,光央视就有好几部热播剧,各种类型的都有。

但今天要和大家见面的这部剧可不一样,不是年代剧也没有融入悬疑,而是大家都喜欢看的农村剧……

-<积压七年>-

说起这部剧的播出,还真是个意外之喜,就在观众们还沉浸在《北上》的余韵中时,央视一套黄金剧场就给我们送来了这份迟到的礼物。

就在今晚,这部沉寂七年之久的作品终于要与观众见面了,七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在这个一部剧最多压三年的影视圈,能在库存里躺这么久的作品,要么是烂片,要么就是真的好得有点过分。

而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这部剧显然是后者,整部剧的拍摄可是动了真格的,剧组特意选择了河北作为主要取景地,还融入了吉林长岭的地方特色。

说到制作特色,这部剧可是下足了功夫,从现有的预告来看,无论是农村的生活细节,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被刻画得很真实。

制作团队的专业程度同样令人刮目相看,导演对演员表演的要求到了苛刻的地步,每个镜头都要求演员拿出最自然的状态。

这样一部精心打磨的作品,却选择了零宣发开播,着实让人有些意外,但转念一想,这或许正是主创团队的自信所在,毕竟好作品,不需要太多包装,自然会散发光芒。

今天晚上就要和大家见面了,但这部剧几乎没有什么动静,我一开始还不敢相信要播了,但看到央视的官宣,我就知道,这部剧能爆……

-<演员阵容>-

说到演员阵容,这部剧可是给了观众一个大大的惊喜,褚栓忠、梁琳琳这样的实力派演员的加盟,让我看到了主创团队不靠流量靠演技的诚意

褚栓忠在剧中饰演的董大林,可以说是给农村父亲群像又增加了看点,从目前曝光的片段来看,他把一个憨厚淳朴又疼爱女儿的妻管严演活了。

那种不善言辞却充满父爱的表现,看得我直想起自己的父亲,这种表演不靠台词煽情,全靠眼神和细节打动人,实在是高手。

而梁琳琳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农村女性形象,她的表演打破了过去农村妇女大嗓门、粗手粗脚的刻板印象,表现出新时代农村女性独立自主、明理知性的一面。

整个主创团队在人物塑造上可谓用心良苦,导演对表演的严格要求,让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没有一个是脸谱化的扁平人物。

好的表演不是演出来的,而是生活出来的,在这部剧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演员在表演农民,而是演员们把自己活成了农民。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剧组在拍摄过程中,演员们真的下到田间地头,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这种沉浸式的表演方式,让整部剧的质感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就连配角的表演都经得起推敲,这在当下的影视剧中实属难得。

演戏最难的不是哭得撕心裂肺,而是让观众相信你就是那个人,从目前曝光的剧照来看,这部剧的演员们显然都做到了这一点。

他们的表演不刻意、不做作,却字字珠玑,句句见血,把农村人的喜怒哀乐都演得非常形象。

说到剧情主题,这部剧可谓直击要害,乡村振兴,这个看似宏大的主题,导演融入了很多细节……

-<细节的呈现>-

从预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剧情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脱贫致富,而是深入探讨了乡村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

比如,年轻人外出打工与留守老人的矛盾,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之间的冲突,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困境等。

这些问题,都是当下乡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现实,剧中用董大林一家的故事,将这些问题娓娓道来,既不回避矛盾,又不失希望。



其实精彩的乡村剧并不多,最经典的还是《乡村爱情》系列,整个系列几乎是占据了乡村剧的精彩。

剧中对返乡创业这一主题的刻画,不同于以往农村剧中一回来就成功的套路,这部剧真实展现了返乡青年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从筹集资金到说服村民,从摸索市场到建立品牌,每一步都充满艰辛,这种不回避困难的创作态度,让整部剧具有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剧中还巧妙融入了互联网+、智慧农业等新概念,表现了乡村振兴与科技创新的结合,这种处理方式,既体现了时代特色,又避免了说教的尴尬。

从风格上看,这部剧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不失现代感,导演在处理农村场景时,既保留了泥土的芬芳,又加入了现代化的元素。

这种既接地气又有格调的表现手法,让整部剧看起来既亲切又新鲜,最让我感动的是,剧中对农村人物的塑造非常立体。

他们不再是过去农村剧中那种憨厚老实的单一形象,而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也有自己的困惑和迷茫。

-<结语>-

不得不承认,央视的眼光是真的好,每次看中的电视剧都很精彩,相信这次也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最后,还是希望这部剧播出之后能给我们惊喜,也祝这部剧和大家见面之后,拿下不少收视,成为收视榜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