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子侍寝竟有这么多规矩?难怪雍正在位13年,每天只爱办公
琳琅满目的清宫剧中,现世人都羡慕有三千佳丽的皇帝,有一群莺莺燕燕、如花似玉的妃子围着皇帝一个转,总想穿越到古代当皇帝,手握大权,过得声色犬马,潇洒自如,可实际上,皇帝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能随心所欲。
尤其是侍寝这事儿,皇帝虽说后宫美女如云,但也不能由着性子来,为所欲为,他还得遵守一套祖制流程。
清朝后宫妃子奇葩的侍寝制度
大清开国皇帝,为了节制世子孙不沉迷于女色,永固江山,煞费苦心给后宫制定一套侍寝制度。这个侍寝制度很奇葩,奇葩到什么程度呢?
第一,由敬事房管理绿头牌。
清朝皇帝临幸后妃:先由敬事房拿着所有妃子的绿头牌,由皇帝选择。
皇帝想要哪一个妃子侍寝,就将刻有这个妃子名号的牌子翻过去,此谓“翻牌子”。
为了节省皇帝的精力,清代敬事房发明了这一办法,具体为:皇帝晚膳后,敬事房呈上膳牌。
膳牌是一种竹制的牌子,大约一寸宽,一尺长,下端涂上白色,上端染为绿色,故又俗称为“绿头牌”。
第二,由皇帝“翻牌子”,由敬事房太监送妃子。
“绿头牌”正面书写妃子的姓氏,背面书写其简单履历。除月信期的妃嫔外,其他的都要呈给皇帝看,这些绿头牌都是用银盘装着,以供皇帝随意选择,皇帝选谁,谁就准备侍寝。
如此,皇帝能记住几个妃嫔的姓氏呢?每次数十个绿头牌呈上,皇帝顺手选择的也总不过是自己相熟的几个而已。
皇帝选中一块绿头牌,这个妃子便是当晚侍寝的幸运儿。
这妃子就由太监到该妃子处传旨,请其做好准备,等轿子来接。轿子来时,已经沐浴干净的妃子由红色锦被裹住,由几个太监抬上轿辇送往皇帝寝殿。
到达皇帝寝殿第二道门时,妃子要从红色锦被中出来,换成锦绸披风包裹,在由太监抬到皇帝龙床上。
据《清代野记》中记载:“帝先卧,被不复脚,妃子赤身由被脚逆爬而上。”
也就说妃子到龙床之后,还要赤身从脚边慢慢爬进被窝,这一流程才算完。
不过在正史中,关于皇帝临幸妃子的记录很少,毕竟这属于皇帝的隐私,不能擅书,所以我们无从判断其真伪,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翻牌子”之事属实。
第三,敬事房在外计时,事后还管留不留。
很多人觉得,皇帝后宫三千佳丽,那不夜夜都得放飞自我了啊?这种情况,在其他朝代或许常见,但清朝皇帝出了名的勤奋,日理万机,天不亮就起床处理政务,工作时长达十小时以上,精力也耗的差不多了,晚上又要临幸后妃,恐怕有点吃不消。
所以,皇帝和妃嫔行房时,敬事房的太监还会在外计时,目的是提醒皇帝不能太久,以免损及龙体或耽误了上朝。
若皇帝迟迟不肯出来,他们就要用阴阳怪气的腔调大声诵读祖训。这有多扫兴啊?
如果皇帝还不想结束的意思,沉溺与妃子卿卿我我,太监就会冲进去将妃子拖出,然后原样裹住将她送回去。
此步结束后,太监又要紧跟着问皇帝“留不留”。
如果说留,敬事房太监详细记录侍寝时间,并告知妃子,以备将来有孕待查,因为对“龙种”把控是很严谨的。
皇帝若说“不留”,敬事房太监就会采取特殊措施,按住侍寝妃嫔某一处穴位,“龙种”排出体外。当然这种说法有些太神乎其神了,且哪个皇帝不希望自己枝繁叶茂,让嫔妃多多生子呢?
事后,敬事房太监就将侍寝的妃子会送回她的寝室。
在如此奇葩的规定下,皇帝和后妃在短短的时间内相处,纯粹是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毫无夫妻之礼。
但这个侍寝制度,大清皇后就例外。
侍寝制度对大清皇后是个例外
在清朝能坐上皇后这个位置的,大多数出身名门,背后实力不可小觑。
像皇太子和顺治皇帝,他们的第一任皇后都是蒙古科尔沁,背靠整个蒙古草原的势力。康熙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是首席辅佐大臣索尼的孙女。
古代向来讲究嫡庶尊卑,你是原配,中宫皇后,可以胜过其他任何一个人,祖宗规定这样的“特权”。
你的孩子固然是嫡子,但倘若能生出一个嫡长子,自然地位无比尊贵。
很多影视剧,演绎的皇后只徒有虚名,总是被貌美的宠妃抢宠,但真实清朝后宫,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因为皇后的实力和优势,不管从哪方面对比,都具备碾压其他嫔妃一条街。
首先,皇后的高待遇。
康熙朝时,清代的宫闱制度达到了一个顶峰,建立了非常完备的后妃制度,规定后宫之中由皇后来主管内治。享受后宫嫔妃的行礼和请安之礼,享受最高的待遇和特权。
1、先看薪资。
据《清实录》记载,皇后年俸也是高其他嫔妃很多,光年俸禄就有1000两白银,还有各种绫罗绸缎、金银首饰;皇贵妃年俸禄600两,其他的金银手饰也没两样;妃年俸禄300两,嫔年俸禄比妃还少,只有100两,答应更少,年俸禄只有区区30两。
2、再看生育奖励。
贵人所生则赐衣料20匹,银100两。嫔所生则赐衣料40匹,银200两;妃所生则赐衣料70匹,银300两;贵妃所生除了赐有衣料100匹,还有银400两;皇贵妃所生赐银500两,同样也有衣料100匹;皇后所生赐的银子最高,1000两,衣料300匹。
皇后有背景,待遇好,在后宫过得相当滋润。
第二,皇后有与皇帝过夜的特权。
皇帝召幸其他嫔妃叫“侍寝”,被临幸之后,还得重新裹送回去,而皇后叫“伴寝”,一字之差,享受不同待遇,皇后可以与皇帝过夜,可以多温存一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除了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皇后伴寝还有法定日子,每月的初一、十五日,皇帝不管再忙,愿不愿意,这两天,都必须要与皇后同床共枕。
说到皇后的伴寝就简单多了,不用裹着过去,是皇帝亲自驾临皇后寝宫,不需要太监在外面提醒时间,也不用担心“留不留”的问题。只要好好享受属于二人美好时光就可以了。
这时候,敬事房太监只要认真将皇后和皇帝同床共枕的日子记录在册就行,以便日后怀孕期的查证。
第三,皇后拥有管理权和知情权。
对于皇帝的私生活,皇后也有知情权的。在皇帝翻牌子前,是要先经过皇后过目,皇后允许了,完成这一步,数十个嫔妃的绿头牌才能端到皇帝跟前。
如果哪个妃子不守规矩,皇后有权处罚,或者杖斥,而且皇帝不能干涉,因为清制规定后宫之中由皇后来主管内治。
比如皇后慈安,在咸丰帝面前,慈安就像家长一样,没有不管的事情。比如皇帝冶游她管:“偶以游宴自娱,婉言规谏。”后宫之事她当仁不让,比如限制皇帝过度宠幸慈禧。
《清稗类钞》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段时间,咸丰帝一直在兰贵人寝宫,不上朝视事,皇后就头顶祖训,诵读规劝。
当时咸丰帝睡意正浓,忽然被宫人说起来听训,顿时火冒三丈,但看到皇后手捧着祖训,害怕了,立马跪在跪在储秀宫门口,诚恳向皇后认错,乖乖赶忙上朝去了。
但他马上意识到,皇后有可能借故惩罚兰贵人,便马上赶回。果然,皇后正在坤宁宫准备家法伺候,处置兰贵人。违背祖训,让皇帝沉迷女色的下场,不仅罚跪,还要挨板子。
咸丰帝大吃一惊:“请皇后免责,渠已有娠矣。”
但皇后以违背祖制,不罚日后难于服众为由回绝了。而咸丰即便心有不忍,兰贵人也只能听任皇后处置。
清朝皇帝虽坐拥三宫六院,但在后宫之中,皇后则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威仪,皇帝大多时候只能装聋作哑。
大清皇帝当得有点“悲哀”
为何这么说呢?其实,清朝的皇帝与皇后大多都是政治婚姻,都是带有目的性的,皇帝对政治婚姻很反感,但不得不遵从,因此与皇后过夜也是被迫无奈的,并不是自愿的。
比如,《清实录》中规定皇帝和皇后大婚后,必须要同住满一个月,在清朝十二任皇帝中,只有康熙做到。
顺治娶两人任皇后,一个是表姐,一个是表侄女,连初夜顺治都待不住,恨不得今晚完婚,第二天就废后。
还有光绪帝,在他大婚的时候,伤心地趴在隆裕皇后怀中嚎嚎大哭,一把眼泪一把鼻涕,他实在无法接受和自己的表姐洞房,同住不到一个星期,光绪皇帝就搬回自己寝宫了。
除了不喜欢皇后的这个个人因素外,导致帝后无法和谐相处的原因,就是清朝的皇帝勤政,业务繁忙。
清朝的皇帝是历史公认,最为勤政的一个群体。尤其是雍正,无疑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皇帝。
雍正在位十三年,勤政,兢兢业业,是有目共睹的。
据载,雍正当上皇帝后,不巡幸,不游猎,自诩“以勤先天下”,为前承康熙盛世后启乾隆盛世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每日认真处理政事,从早到晚,寒暑不断,年年如此,几乎没有停息。他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每日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
一年之中,几乎全年无休,只有生日、元旦、冬至,给自己放三天假,其余时间都在工作。
在位13年如一日,除了去过河北遵化东陵数次外,基本就没出过北京城。
最开始的时候,雍正是怕允禩等政敌发动变乱;后来政局稳定,他也没有出游,主要原因还是政务繁忙,根本没时间出去享受。
雍正朝现存汉文奏折三万五千多件,满文奏折也有六千多件,多是雍正在夜间亲笔批写,从不假手于人,真正做到了“躬操笔砚,不仰小吏,手阅簿书,不辞劳役”。
在这些奏折上,朱批短的两三字,长的有上千字,累积起来,雍正在不到13年的时间里,光朱批就写了有三四百万字,平均每天近千字。御笔朱批的书写速度,这样的敬业精神,实在罕见。
更难得的是,雍正一生对女色极为克制,他这辈子最爱的女人就是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一生有14个儿女,年氏就占了四个儿女,自年氏嫁给雍正到去世,整整十一年的时间,雍正没和其他妃子生过孩子。年氏去世后的十年里,雍正也只和谦嫔生过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弘瞻
在大清的皇帝里,雍正算是“禁欲派”,与雍正相反的也有,他是同治皇帝,是“纵欲派”的。
只不过,同治即使后宫佳丽三千人,受侍寝制度的限制下,他也不能尽情受用美色,为此,年轻气盛的他,就有偷偷溜出宫的念头,到八大胡同寻花问柳,有时甚至夜不归宿。
结果,年纪轻轻的同治不幸染上花柳病不治身亡,不过,也有人说,他是得了天花死的,享年仅19岁。
由此可见,皇帝后宫有佳丽三千,旁人虽羡煞其艳福齐天,但身在其中的皇帝也有难言之隐。
在清朝,想当个好皇帝,就必须每天起早贪黑处理如山的政务;想躺平,现实就更不允许了。即使是清宫侍寝这一件小事,也是上有祖制约束,下有太监监督,一点都不自由。对此,大家还想穿越去当皇帝吗?#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