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宅门》中,白家三爷这个角色给大家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我觉得,这个角色相较于白景琦、白文氏,其性格特点要更复杂一点。

在大多数观众看来,白三爷的形象称得上是毁誉各半。

白三爷固然在临终之际守住了家族声誉和民族大义,死得轰轰烈烈,可是纵观其一生,他对白家以及身边之人所带来的伤害,又是无法估量的。

年轻之时,因为他的犯浑、胡来,多次导致白家老号陷入危机,如果不是二嫂白文氏力挽狂澜,可能白家早就垮了。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之际,白三爷领着洋鬼子四处打砸抢,结果害苦了自己的亲妹子。

又因为白三爷的挑唆,使得白景琦、黄春小两口被母亲赶出白家大院。

其早年间的所作所为,称他是个泼皮混蛋,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实际情况是,对于白三爷,很多观众却往往讨厌不起来,甚至还乐于观其存在。

这又是什么样的缘故呢?

之前,我曾经和一个朋友对比过大学时期班里的两个同学,他们的日常所作所为,基本上是如出一辙:都很花心、喜欢四处勾搭女生。

可是大家对这两个人的看法却是截然相反。

那个不怎么令我们讨厌的家伙,人家给自己定的人设就是花心、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就会死皮赖脸地去追,这样的做法虽然令人敬而远之,但总体让人感觉很率真和坦荡。

反观另一个被众人讨厌的家伙,他之所以被大家所不齿和厌恶,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在随意勾搭、玩弄女生之余,还打造自己“正人君子”的人设——这货当时还担任班干部。

对于这种“道貌岸然”的家伙,大家不恶心他才怪。

基于这个原因,再来看白三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观众不怎么讨厌他、甚至对他的一些表现会心一笑。

白三爷虽然经常犯浑、吃喝嫖赌无所不沾,甚至还会陷家族于水火当中,但人家就是按照自己的人设剧本在演绎自己,并没有掺杂过多水分,反而显其活得很真实。

而且,白三爷虽然经常耍滑头,人很精明,有点惫懒,但究其骨子里,并没有贵武的那种阴毒和奸诈。

最基本的做人底线和原则,白三爷还是会牢牢把握住的。

玩砸了、栽了跟头,白三爷也认,从来没有二话。

更为难得的是,多年之后,历经风雨的白三爷,逐渐将早年的混不吝消弭掉,活成了一个老少咸宜的顽主。

家族的重要场面,有他在会充满欢声笑语,少了他反而不热闹。

尤为令人动容的,莫过于人过中年之后的白三爷,对二嫂白文氏的敬重,那是发自肺腑的。

过节聚会的时候,白文氏看到老三没有出现,说什么也要把他揪过来一起热闹。

对于白家上下而言,白三爷这个家族长辈虽然算不上什么道德楷模,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光辉事迹,但是他犹如一桌宴席中的开胃菜,少了他,会令白家上下感觉缺少了什么。

虽然正事上,白三爷可能没什么作为,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是,白三爷暗地里没有少利用自己的狐朋狗友资源,将可能会给白家带来麻烦的龌龊事,悄无声息地泯除掉。

对于观众而言,白三爷这个人物角色,让大家看到了普通人人性中的非常真实的一面。

另外,还有一个显著的对比。

白景琦固然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可是却把儿子白敬业培养成了一个没骨气、没品行的人渣。本就有点混不吝的白三爷,他的两个儿子,却先后成才。

如果从为人父的角度而言,白景琦展现给儿子的,总是暴戾、强势的一面,在这样高压的成长环境之下,白敬业的上进之心,早早地就被老爹给掐灭了。

反观白三爷,虽然经常犯浑,但因其拿得起、放得下的洒脱,反而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松弛感的成长环境,两个孩子在家族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成为了可造之材。

白三爷这个角色,固然是电视剧为了追求艺术效果,塑造出来的这样一个角色,其背后,必然是融合了现实中多个类型人物的性格。

刘佩琦老师的精彩演绎,使得人们对这个角色越发感觉特别真实,真实到就像是我们身边中经常见到的一号人物,平日里或许帮不上什么大忙,可是有他在的时候,却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不少欢笑和松弛感。

这种让人没太多好感、却又无法让人割舍的感觉,不就是浓厚的人情味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