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样的电视剧,它拍得很精彩,你却想要弃剧?

《沉默的荣耀》就是这样的电视剧。

因为这部剧是一部罕见的以真人真事改编的谍战剧,所以我们早就知道了剧中人的结局。

那些你敬佩的人最终慷慨就义,那些你厌憎的人最终却颐养天年。这让人情何以堪?看得太难受,就不免想要弃剧。

这部剧还让我想起当年看完《潜伏》时想到的一个问题:余则成到了台湾之后怎么样了?

《沉默的荣耀》给出了余则成后来的故事——翠萍大概率是再也见不到他了。

真实的历史里没有奇迹

YIQIYINGCHUANG

电影《饮食男女》的主人公老朱有句名言:“生活不像炒菜,可以把所有材料备好了再下锅。”言外之意,生活充满了意外。

我在看《沉默的荣耀》时,这种感触颇深。吴石做不到像余则成那样从容不迫、智计百出,他的行动总是伴随着巨大的暴露风险。

在真实的历史中,主角没有那么多光环,也没有上帝视角,他只能独自面对完全未知的未来。

比如在第一集,解放军对福州的总攻时间比之前计划的提前五天,这就是吴石预料之外的事情。

而这时候,吴石还没有来得及把318师起义的消息传递出去,这关乎三千名战士的生死。

最终吴石决定亲自去一趟318师,也正是这一举动,让国防部和保密局同时对他起了疑心。

这之后,解放军进攻金门,蒋介石派出增援部队,金门守军翻了三倍,如果不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解放军将损失惨重。

而这时候,与吴石单线联系的交通线被保密局破坏,吴石没有办法把情报传递出去。所以他决定冒险去香港与组织重新取得联系。

此时的吴石知道保密局怀疑他,而这一次行动必然坐实保密局的怀疑,但吴石必须去,千万将士的生命掌握在他手里。

最终,晚了一个小时的情报没能挽救解放军登陆部队,而吴石也上了保密局的黑名单。这样彻底的失败不太可能发生在其他谍战剧里,但却发生在真实的历史中。

还有吴石最终的结局,1950年,他因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而被秘密逮捕;同年6月10日,他与陈宝仓、聂曦、朱枫在台北遇害。

在真实的历史中,蔡孝乾两次被捕,第一次他并没有出卖同志,反倒借保密局立功心切逃走。

为了保护蔡孝乾离开台湾,吴石冒险为他开出特别通行证,结果蔡孝乾还要一张特别通行证给自己的小姨子,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二次被捕叛变。

蔡孝乾并不知道吴石的身份,他是与吴石的联络员朱枫单线联系,他在被捕后供出了朱枫。

为了拯救朱枫,吴石冒着必然暴露的风险开出了一张特别通行证,把朱枫送上了去往舟山的飞机。结果朱枫在舟山被捕。而她身上的通行证直指吴石。

蔡孝乾出卖的又何止是吴石和朱枫,潜伏台湾的1800名谍战人员悉数被捕,其中1180人惨遭杀害。

那么这个出卖组织的蔡孝乾最终结局如何呢?他被国民党当局严密保护起来,最后以少将军衔退役,活到了73岁。

还有那个抓捕迫害地下党的保密局“活阎王”谷正文,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台湾地区名嘴邱毅讲过这么一件往事,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在一家报社做主笔,有一天报社社长为他引荐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就是谷正文。

谷正文找到邱毅,是想让他给自己的回忆录写序言。而那本厚厚的回忆录里,记载的正是谷正文当年如何抓捕共产党的事。其中就包括吴石朱枫的故事。

邱毅拒绝了谷正文的请求,理由是他极度厌恶他们这些国民党特务。后来,谷正文的回忆录还是出版了,只有一个人为他作序,就是李敖。

这就是《沉默的荣耀》里两个大反派的结局,没有其他谍战剧里的认罪伏诛,也没有什么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他们心安理得的过完了富足的一生,手上的鲜血甚至成了谷正文的荣耀。

所以真实的历史从来没有电视剧里那么多偶然和奇迹,它充满了牺牲与失败,让人扼腕叹息。

选择那条最难走的路

YIQIYINGCHUANG

恰恰是因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吴石和朱枫的选择才更加让人动容。他们本可以全身而退,但他们选择走上一条不归路。

吴石最终暴露身份一度让蒋介石感到困惑,他不理解以吴石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为什么要这样做。

吴石17岁就参加了辛亥革命,这资格放到共产党这边相当于参加过南昌起义。

辛亥革命之后,吴石就读保定军校,无论年终考试或毕业考试,总是名列全校第一。电视剧里“吴状元”的称呼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吴石留学日本,就读日本陆军大学,在日本毕业时也是名列第一,这更轰动了中日两国的军界。

吴石在日本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后,在国民党陆军大学任教官多年。国民党军队的许多高级将领都是他的门生。

在电视剧中也能看到,吴石在国民党军中地位超然。他的顶头上司周至柔见到他也不称呼官职,而是亲切地喊一声“学长”。

吴石的转变发生在抗战胜利之后,因为不满国民党发动内战以及独裁统治,他决心投向共产党一边。

从1947年到1949年,吴石为解放军提供了诸多情报,比如渡江战役时国民党长江布防图,深刻影响了解放战争的走向。

从吴石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影响他做出选择的从来不是个人得失,而是家国情怀。我们也因此才会明白他之后的选择。

尽管蒋介石下达了让吴石前往台湾的命令,但他完全可以不听调令随318师共同起义。他已经为这个国家做的足够多,完全有权享受和平生活。

但他最终选择前往台湾,这同样不是出于个人得失的选择,你很难不敬佩吴石的人格之伟大。

吴石的联络员朱枫走了和吴石同样的路,出身富贵人家的她“背叛”了自己的阶级选择投身革命。

1949年,朱枫同样可以全身而退。在香港经济战线上战斗的朱枫,本来已经接到上级调令返回上海。

但就在这个时候,负责联络吴石的“东海小组”被保密局连根拔起,吴石处于失联状态。

前往台湾的特别通行证因为使用了最新防伪技术而难以复制,这时候恰恰在朱枫手上有一张真的通行证。于是朱枫决定放弃返回上海,前往台湾。

在真实的历史中,吴石冒险为朱枫办理特别通行证,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她逃离台湾,因为那架飞机的目的地舟山,那个时候还在国民党手里。

吴石需要朱枫把舟山的布防图送到解放军手上,避免重蹈金门的覆辙。所以在已经暴露的情况下,他们决定用生命送出最后一份情报。

两个人的每一次选择,都不断把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但他们还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就像吴石在剧中跨时空引用了《悟空传》里的那句台词: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在电影《闻香识女人》里,斯莱德上校说过一段话:“我现在来到了我生命的十字路口。我总是知道哪里是正确的道路。我知道的清清楚楚,但我没有去走,你知道为什么?因为实在太他妈的难了。”

历史中的吴石和朱枫,同样走到了生命的十字路口。他们选择了那条最难走的路。那是一条用人格和信仰铺就的道路。

作者 | 牛角

永远的新文化报评论员

排版 | 竹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益 起 推 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