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原著中,作家刘静是这样描写姨妈安欣的:

我的姨妈真是个好姨妈。她只比我母亲大两岁,却什么都能干,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的毛衣毛裤毛背心,棉衣棉裤棉鞋,都出自我们姨妈之手。没有这个姨妈,我们恐怕要成为路上的冻死骨了。
有时我就纳闷,姨妈只比我母亲大两岁,而且比我母亲标致得多,我母亲凭什么就比姨妈娇贵?
我们姐妹多次讨论过这个问题,很替我们的姨妈打抱不平。我认为还是二姐的见解对:咱妈纯粹一个自己惯着自己!

安杰怀了双胞胎,让姐姐安欣过来帮忙照顾月子,姐夫欧阳懿看不惯安杰颐指气使的“官太太”做派,怕安欣受委屈,不想让她去。

可安欣对安杰姐妹情深,自从资本家父亲带着小老婆逃到了台湾,母亲连气带病过世后,虽然她只比安杰大两岁,却自动代入了“母亲”的角色,对妹妹的要求是有求必应,尽心尽力。

安欣把两个未成年的女儿扔给了欧阳懿,毅然地来到安杰身边伺候她月子。给产后的安杰煲汤煮饭,端茶倒水,就连洗手擦脸这样安杰力所能及的事,她都亲力亲为。

安欣的大包大揽让德花都没了活干,她从心里羡慕嫂子的好命,不仅有一个三哥这样的好丈夫,姐姐也是这么知冷知热、贴心贴肺。

可安杰对安欣的无私付出却心安理得,她坦然接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月子生活”,甚至当葛美霞夸安欣长得好看,说话声音好听,待人礼貌周到,安杰竟不咸不淡地来了句:”我们家佣人都是这么说话的!“

一句”她像佣人“,道出了姐妹俩身份出现差异后,安杰的傲慢和冷漠,此刻的安杰面目可憎、恶毒之极。

这件事被江德福知道后,对安杰严词厉语地呵斥,甚至气得骂了娘,安杰也意识到自己对姐姐的伤害,诚恳向安欣道了歉,姐妹两人才重归于好。

曾经观看《父母爱情》,吸引我目光的主要是女主角安杰,以及她幸福的婚姻和圆满的生活。

人都是向往美好的,越是得不到越向往。安杰刁蛮、任性、自私、无理却能收获那么多人的喜欢,是因为每个女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爱撒娇、爱耍赖的小女生,谁不想拥有安杰那样的好命呢?

生活中得不到,能在电视剧中看一看也总是好的。

但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深,我们才会懂得:原来安杰那样的女人,一个被丈夫宠得不知天高地厚、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女人,是何其浅薄和庸俗。

只有安欣,才能让人看到普通女性,是如何在多舛的命运中,匍匐前进,并最终没有被命运打败的。

走近安杰,你会感叹命运的不公,越发想把个人的幸福寄托到某个人身上;唯有走近安欣,你才能从她身上获得与平凡生活和平共处的勇气和力量。

明艳的少女时光

安欣和安杰出生在富庶的资本家大家庭里,剧版中,德花曾对张桂英说:”葛美霞家怎么能我和我嫂子家比呢,渔霸顶多只能算村里的地主,我嫂子家过得日子她想都不敢想。“

原著中,作家刘静详细描述了母亲的资本家家庭到底多有实力:

我的外祖父有一家纺织厂、一家洋车行、一家洗染店、一家药店和若干家小饭店。

放到现在,这样的资本实力,是妥妥的当地首富了吧!

所以,无论是安欣,还是安杰,都拥有过快乐、明亮的童年和少女时光。

一对相隔两岁、同样美丽、端庄、高贵、典雅的姐妹花,在无忧无虑中长大,可迎接她们的却是出逃的父亲、早丧的母亲,以及周围人的白眼和欺辱。

安欣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虽然她还会和妹妹安杰一样,小调皮地捉弄一下嫂子,讥笑嫂子势利。

大嫂知道江德福喜欢上了安杰,就极力献殷勤,要给小妹煮梨水、做好吃的。大哥也出面说服安杰,要她珍惜和江德福这段难得的姻缘。

安欣却没有像哥嫂那样,她更看重的是江德福这个人,在意他对小妹是否真心,而不是只想通过这段婚姻,来改变家中目前的窘况。

作家陈丹燕写过这样一句话:”她能从那些屈辱中活下来,并且没有成为一个心碎而刻毒的人。“

看到这句话我就想到了安欣,她始终心向阳光,无论命运怎样对待她,她都心怀善意,并且真诚地对待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她对安杰如此,对带给她无限苦难的丈夫欧阳懿如此,对避嫌和她疏远的哥嫂同样如此,这也是为何到了暮年时光,兄妹三家人在历经坎坷和猜忌后,能够摒弃前嫌、亲如一家的根本原因。

一个家庭中,有安欣这样明事理又包容的家人,何其有幸!她参透了人性,却也并不苛责人性。

潦倒狼狈的中年

安欣和丈夫欧阳懿,两家曾是世交,也是生意伙伴,两个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欧阳懿才华横溢,却书生意气,他甚至对安欣说:”要不是江德福这样的人得到了权力,老子的日子会舒服很多!“

这样反动的思想、言论,注定会让夫妻两人的婚后生活陷入泥沼。没多久,欧阳懿就被打成了”右派“,安欣和一对女儿被牵连着一起去了黑山岛。

安欣不曾抱怨过欧阳懿一句,她信守着夫妻患难与共、不离不弃,始终是欧阳懿的心理支柱。

岛上的日子穷困潦倒,安欣这个曾经的千金小姐,只能坐在压面机跟前不停地压着面条。

即便如此,当安杰上岛探望她时,安欣还不忘给安杰找一个好看的杯子,她知道妹妹挑剔,不愿委屈妹妹。

安杰看着蓬头垢面的姐姐,忍不住落下泪来,看着虽家徒四壁却井井有条的陋室,说道:”还是蛮干净的嘛!“

安欣说:”我现在也只能做到干净了!“

安欣就是这样,她从不曾放低对自己的标准,生活的毒打,没能改变她与生俱来的得体。哪怕安杰不经意间流露出了生活顺遂之人的得意洋洋,安欣也并没有为此而心生自卑,从而嫉妒和仇视自己的妹妹。

这也是我最欣赏和佩服安欣的地方。

安杰的“无心之恶”

我相信安杰对安欣的那句“只有我们家的佣人才这样”,并不是真得有恶意,而是无心之言。

但这也正是她的可恨之处。人在无心的时候,说出的话往往才是“真言”,她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表情,真得很丑陋。

安杰生活在江德福给她营造出来的“风平浪静”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她看不到人间疾苦,也不在意别人的感受,所以才会在无形中伤了人而不自知。

安欣深受“右派'之苦,好心提醒安杰,不要和葛美霞走得太近,恐怕影响不好。

安杰却讥讽安欣:你现在也学会注意影响了?

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还是”右派“呢,我不照样也和你们走得近。

安欣冰雪聪明,当然明白安杰的意思,她气愤地说:”我怎么就不能注意影响吗?难道我连影响都不配注意吗?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你们,我是担心你们。”

安杰却说安欣太敏感,有嘴说别人,没嘴说自己。

如果说安杰“佣人之言”是无心之失的话,那么后面的这些话就更过分了。她是在安欣的伤口上撒盐,却不允许人家喊疼。

很多女性就是这样,命运稍微不如意,就抱天怨地。

安杰抱怨自己只能在偏僻的渔村当老师,抱怨像兔子一样不停地生孩子,却不知自己的生活,和姐姐比起来,简直就是生活在天堂。

一个人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事事只想着自己的得失,这就是典型的利己主义。

而安欣即使摸爬滚打于人性的最丑陋之处,却依然心怀感恩,她始终保持着一个高贵女性洁净的尊严。

仓央嘉措说: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实际上是在庄严自己。

这对一母同胞的姐妹,在历经不同的人生经历后,产生了巨大的差距。

安杰依附在江德福身上,放弃了自我成长,变得刻薄和自私;而安欣却因为经历晦暗,反而对生活充满了勃勃向上的力量。

这也是为何安杰如此对待安欣,安欣选择谅解,并且还一如既往地善待安杰的原因。

安欣的善良和宽容是深入骨髓的,是她高贵人生的一部分。

晚年的安欣,故地重游,回到了那座给她带来无限痛苦的小岛,往事如烟,历历在目。

但与葛美霞的抱怨不同,安欣看到的永远是生活中最美好的那部分,她站在房顶咏诵成诗:“远看碧蓝大海,近看袅袅炊烟。”

就让那些过往的痛苦和委屈都化解在这首优美的诗词中吧!

此时的安杰只有傻笑地看着姐姐。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安欣却还是那个高贵优雅的大小姐,而安杰在和江德福的碰撞中,已经滑向了乡间那条阴暗小道。

《父母爱情》中的四个女人,安杰是命好,葛美霞是狡黠,江德花是憨直,唯有安欣是灵魂坚韧。

所以无论命运怎样张牙舞爪都不曾把她打败,反而在晦暗的境地里,让她找到了明亮的风景。

一个人,只有真正热爱生活,才能能搭建好人生的基石——因为热爱,所以乐观,因为乐观,所以坚固。

热爱和快乐,令人生更坚固,坚不可摧!

敬不抱怨,敬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