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润杰 通讯员 梁玉鹏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杨家山里深处,藏着世外桃源般的后石沟村。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齐长城遗址在山巅蜿蜒,60年树龄的老茶园吐露新芽,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2021年,随着在此取景的当代农村剧《温暖的味道》热播,这个仅有76户人家的小山村一夜之间走进大众视野,从此踏上了从“影视取景地”到“乡村振兴标杆样板”的华丽蜕变之路。

抓住影视流量

小乡村迎来发展大机遇

2019年9月,电视剧《温暖的味道》在后石沟村开机拍摄。此时,后石沟村的村民怎么也想不到,这部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电视剧会彻底改变村子的命运。剧中,靳东饰演的第一书记孙光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剧情引发观众强烈共鸣,而剧中秀美的山水风光、质朴的农家院落、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场景,更是让观众对后石沟村心生向往。

“电视剧开播那阵子,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村口的小路挤满了车辆。”今年74岁的村民杨秀美说,“我还在剧里当了一回群众演员,活了这么大年纪,没想到能在电视剧里看到自己。”

《温暖的味道》热播让后石沟村火“出圈”,游客们沿着剧中人物的足迹,在“孙光明宿舍”前合影,在“阳光超市”驻足,在青山绿水间追寻荧屏里的温暖故事。然而,基础设施薄弱、服务配套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狭窄的村路难以让车辆顺畅通行,缺乏像样的餐饮住宿设施使得大量游客选择“一日游”。“游客来了却留不住,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后石沟村党支部书记刘芳说,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铁山街道和村“两委”决定抓住影视流量机遇,将后石沟村打造成集影视文旅、生态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全域改造升级

让游客品味“温暖的味道”

2024年初,一场涵盖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生态提升的全域改造工程在后石沟村拉开帷幕。村里投入资金,对道路、水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原本坑洼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村里的水泥路也升级成了青石板路,道路两边安装了仿古中式路灯,污水管网接入每家每户,垃圾分类设施一应俱全。

如今,一进村,一座充满现代感的咖啡店就映入眼帘,这里正是《温暖的味道》剧中“阳光超市”的原型,它已变为“印象后石沟”咖啡店。“我们在这里保留了剧中超市的元素,同时融入现代餐饮功能。”负责运营“印象后石沟”咖啡店的刘家铭介绍,店内不仅提供现磨咖啡、特色甜点,还设立了农特产品专区,山鸡蛋、樱桃啤酒、杏酒等杨家山里农特产品整齐陈列,方便游客把“乡村味道”带回家。

穿过“印象后石沟”咖啡店继续往村里走,一座红砖垒砌的院落正在紧张施工,此处是剧中靳东饰演的孙光明居住的“食材花园”。这里按照剧中场景复原并升级,将打造成特色吊炉火锅体验馆。“我们通过改造提升,让游客可以在剧中场景里品味‘温暖的味道’。”刘芳说,除了吊炉火锅,院子还将开设季节性烧烤区,让游客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乡村美味。

打造全新业态

校地融合激活特色资源

在“食材花园”对面,一座古色古香的传统院落即将被改造成“后石沟茶空间”。这里是《温暖的味道》剧中“老宅”的取景地,如今依托村里60年历史的16亩老茶园,即将变成乡村茶文化体验好去处。

“我们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专家教授对我们的茶叶进行了采样化验,结果显示茶叶品质非常高。学院将与我们合作开发‘印象茉莉’特色茶品牌,同时引入茶艺专业学生开展茶艺表演。”刘芳说,“茶空间不仅是游客品茶、购茶的场所,更是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未来,村民们可以随时来这里免费喝茶、聊天。”

在后石沟村的制高点,一组造型独特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已经建设完成的天文科普社区,这里拥有天文科普馆、天象演示馆和天文观测区三大功能区。

走进天文科普馆,三层展厅里陈列着各种航天器模型、天体运动演示装置;天象演示馆的穹顶屏幕能营造沉浸式观星体验;天文观测区配备多架专业望远镜,游客可以在这里仰望银河、观测星空。“我们利用后石沟村光污染小、视野开阔的优势,打造‘星空经济’,入住民宿的游客可以免费参加天文科普活动。”刘芳介绍,该项目将打造科普教育和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将成为吸引青少年和家庭游客的新亮点。

开发旅游线路

打造独特的乡村文旅IP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特色项目的落地,后石沟村的产业业态日益丰富。除了上述重点项目,村里还改造了10余间民宿,其中5间将于今年“五一”期间试运营。这些民宿以“温暖的味道”为主题,保留了农家院落的原始风貌,同时配备现代化设施,让游客在体验乡村生活的同时享受舒适的住宿体验。

在后石沟村西北角的空地上,汽车露营地已经建设完成,未来将提供房车租赁、露营装备出租、户外烧烤等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我们还计划开发‘影视探秘游’‘茶园体验游’‘星空观测游’等多条旅游线路,让游客来了有得玩、玩得好、住得下。”铁山街道相关负责人称。

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活了村集体经济,更惠及了当地村民。“现在村里环境好了,工作机会多了,年轻人也愿意回来了。”刘芳说,目前已有多名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创业,开起了农家乐。

在后石沟村的蜕变过程中,始终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村里保留了90%的森林覆盖率,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9700个/立方厘米,通过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打造了“溪流穿村、绿树成荫”的景观。“我们不仅要让村子‘美起来’,还要让文化‘活起来’。”刘芳说,下一步,村里将策划举办“乡村电影节”“茶文化节”“星空露营节”等活动,将影视文化、茶文化、天文科普与传统民俗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乡村文旅IP。

如今的后石沟村,已从一个偏远小山村变身为“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青岛市乡村旅游特色村”,20余个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成为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的最美缩影。

联动周边村庄

打造乡村振兴“长红”样本

“影视带来的流量是机遇,但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打造可持续的产业生态。”青岛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葛宝华表示,下一步,街道将加大对后石沟村的扶持力度,推动天文科普社区与研学旅行、亲子旅游深度融合,建设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参与村庄发展。

同时,村里计划与周边的杨家山里片区其他村庄联动发展,整合“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影视文旅”资源,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们希望通过‘影视+’‘文旅+’‘科普+’的多元融合,让后石沟村不仅成为‘网红打卡地’,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长红’样本。”刘芳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后石沟村正以影视为笔、生态为墨,奋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从一部电视剧的取景地,到全国知名的影视文旅村落,后石沟村的蝶变见证了“影视赋能乡村振兴”的无限潜力。在这里,绿水青山既是“聚宝盆”,也是“会客厅”;影视文化既是“引流器”,更是“催化剂”。当文化与生态共鸣、产业与乡村共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农村,正向着更加广阔的未来大步迈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