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好的人生》36集大结局,胡曼黎的故事告一段落。
虽然很赶,但该交代的,或直接给答案,或留白的遐想。

像是邱丽苏,孩子大脑缺氧,健康受损,下一代承受上一代恩怨对错,这般惩罚,落在一个母亲身上,怎一个狠字了得。

丁致远似乎没得到惩戒,其实,试想一下,甩不掉的邱丽苏,及血脉相连的孩子,够他下半辈子折腾的。

都觉得,编剧对唐玲太仁慈,各种陷害胡曼黎,最终不过穿了件“垫底王”的衣服来抵,轻飘飘的一笔带过。

这处情节的设计,实则暴露唐玲的恶,根源于李青青的“狼性”算计,她不过是爪牙,根不除,像唐玲这样的“毒瘤”只会在整个行业疯长。

跟她蛇鼠一样的陈放,结尾都没露面,留白式处理,毕竟在表彰胡曼黎的大会上都没见他,被开除的可能性极大。

天之昭昭,所有恶人之行皆酿苦果,还算圆满的收尾。
倒是胡曼黎跟薛晓舟的感情线,戛然而止,照他死缠烂打的性格,把大龄姐姐拿下是可预见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是否修成正果,导演汪俊有拍续集的想法。


没看剧前,多数观众很拒绝有感情戏,
随剧情深入,薛晓舟对胡曼黎的爱慕,是自然发展,水到渠成的,日积月累建立起来,胡曼黎就是他的一束光,喜欢上很正常。
薛晓舟的表白,也是不走寻常路的,胡曼黎说自己会越来越老,他大放厥词道:“你已经老了…”
一句冒犯之言,消解了胡曼黎对年龄差的担忧,衰老无可避免,“我永远会比你年轻,也永远会像现在这样纯粹的爱你”,始终倾心于内在的底色,活得那么鲜亮、热烈,绝非外貌。


继甄嬛之后,孙俪又得一人生角色,时刻高能量,不知疲累,迎风而上的胡曼黎。

此前她频频被嘲状态掉线,眼珠子鼓,腮帮子也鼓,美貌一去不返,即便演技,也被群起攻之,用力极其过猛,喜怒哀乐一样的套路。

这次饰演的胡曼黎,将所有争议粉碎,首先美回来了,娘娘容光再绽,既精致又紧致,由内而外散发着健康气色,稍微扮嫩也是自然的。

其次,表演非常“写实”,既用力又自洽,平淡却极有味道,情绪的表达很生活,甩得开,收得住,给人感觉现实里孙俪就这样。

像是结尾那段发表感言戏,胡曼黎捧起奖杯,泪水混着笑意,轻描淡写说起一路走来的艰难。
大长段的台词,顺着心境变化一点点的流淌出来,由喜入悲,悲去喜又来,极具感染力,给人一种无论如何,人间尚有温热的希冀感。

“以为孙俪参加啥颁奖。”
能有这般真实感,恰恰就是孙俪的真情实感,剧本改了好几稿,总差一口气,得亏邓超的灵魂一问,打了她的话匣子,随即滔滔不绝起来,别的演员是体验角色,孙俪是“成为角色”。

看完电视剧,感觉上海真的有一个叫胡曼黎的保险业务员,响当当的赚钱、做人,正努力支棱起她蛮好的人生。

张译说过,演员不能离开生活,否则永远是纸上谈兵。
这在孙俪身上得到验证,她脚踏实地的生活过,沉淀下来,都成阅历,就像胡曼黎随身的“聚宝盆”,拿来即用,让角色更有生命力。

像是胡曼黎出门前的一段戏,孙俪特意请求导演,加上她边吃,边补妆,边看手机对接工作的特写镜头,结果呈现出来成点睛一笔,松弛而自然。
胡曼黎的生活状态,就像八爪鱼一样,永远忙碌,张牙舞爪,孙俪是真把角色吃透。

还有一场她馄饨的戏,捻起一张皮,搁上扎实的馅料,另一只手迅速蘸水在折角处点了点,再用力一捏,包好的大肚馄饨个个圆滚滚、胖嘟嘟,几乎要撑破薄皮,就很有家庭感。



孙俪娴熟的模样,一看平时就经常包,这一技能点在戏里一施展,角色瞬间接了地气,在外虚荣、市井气,在家却是下得了厨房的贤母。
何必老挑剔一个演员自然老去的脸蛋,这些骨头缝里渗出来的生命力不比胶原蛋白动人?

何止包馄饨,各种名菜,也信手拈来。
如果是别的演员,可能需要道具组来准备,或者干脆塑料制品以假乱真,唯有孙俪,敢胸膛一挺揽下事,敢挥起锅铲,舞动勺瓢,在镜头前演绎真实烟火。

即使不拍戏,孙俪的作息表也是排满的,修习瑜伽、练毛笔字,喜欢小提琴,抽空就把一级证考了,隔三差五还跑到棚里下田垦地。

虽说是闲暇之余的闲情逸致,但也是在汲取生活的养分,未来拍戏,演绎各色人物,都有可能派上用场。

看了胡曼黎,再看孙俪,就是一类人,色彩浓烈且可爱,高能量,高执行力,凌晨三点抠台词、一个镜头拍20遍的较真,有着打不垮压不倒的蓬勃生命。
活得像个太阳,片场总能听到她肆意的笑声。

总有营销稿,票选所谓的“孙俪接班人”,赵丽颖的呼声尤其强烈,现在想想,孙俪的班,没人接得了。
曼黎真好,孙俪更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