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李在明还是低头了,9月3日北京大阅兵,韩国要派二号人物来
93092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收到中国阅兵邀请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李在明最终还是做出了选择:碍于韩美同盟,或不会亲自出席中国9月3日大阅兵,换国会议长禹元植代为出席。当然后者是执政党内部提议的,还没有做最终决定。
在韩联社的报道中,执政党是这么说的:考虑到对韩美同盟的影响,总统此时出席胜利日纪念仪式似乎并不合适。总统办公室目前正在考虑李在明不出席情况下的B方案。派来中国的使者团中,除了禹元植,还有在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内以“中国通”著称的韩中议员联盟会长金太年。但最终还是需要同中方协商后确定。
我们先来看看国会议长禹元植的身份。是国会议长也是立法机关首长,在国家礼宾排序第二。仅次于总统。在韩国政治中,他是立法机关的一号人物,拥有相当的象征意义。
让他代表韩国出席阅兵,从外交礼节来看,依然是高规格回应。但从政治操作角度看,既给了中国面子,也避免直接顶撞美国,给韩国留了不小的外交转圜空间。
我们注意到,还有个有意思的人也在这次代表团名单中,他就是“中国通”金太年。身份是韩中议员联盟会长,长期主张对华合作。他的参与,透露出韩国执政党想以“软通道”稳住中韩关系的考量。
那么话说回来,李在明为何低头?李在明本身对华态度较为务实,上台以来也希望修复中韩关系。但他面对的国内局势纷繁复杂、尤其是保守阵营与舆论压力,容不得他太“亲中”。如果他亲自出席北京阅兵,保守派势必抓住不放,甚至炒作为“背叛韩美同盟”。
而且,此时的华盛顿,也对盟友的外交动作看得更紧了。韩国部署“萨德”、加入“美日韩三边机制”后,其对华政策越来越“有框架”。总统若此时现身北京,会被理解为“外交越界”。
换人出席,从韩国角度看,也能对中美都有所交代。一边告诉美国“总统没来”,一边告诉中国“我们还是派了高层”。从中方角度看,北京当然更愿意看到总统亲临现场,但禹元植来,也算是没有撕破脸。更重要的是,这说明中方的邀请起到了作用——哪怕韩国纠结半天,也不敢断然拒绝。
其实,近年来,中韩关系虽然遇冷,但并未彻底脱钩。李在明上台后的某些务实操作,还是让中方对其颇有好感。只是韩国的根本路线就是亲美,一直以来依仗美国提供保护伞。中方也清楚,拉不动韩国,但可以不放手。继续释放善意,留着合作渠道,在经贸、安全、半岛事务上做多边博弈。
这次虽然李在明这次低头了,但低头不等于示。韩国这次换人,既不直接得罪中方,也维持了对美的战略交代。这种多边外交的“韩国式平衡术”,短期内还会继续下去。但也留给中国一个重要启示——哪怕在美韩同盟阴影下,中方依然有空间争取“第三声音”。
至于最终谁来、怎么看这场阅兵,我们可以再等等。但可以肯定的是:中韩的棋局还远没下完,中美之间的牌,也还在换人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