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坤玉)近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首都视听产业协会承办的“四季影像”主题分享会首场活动——刑侦剧《黄雀》专场分享会在老舍剧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类型剧的破局与创新”为主题,探讨了剧集的创作背景、叙事创新、艺术价值、群像塑造等核心议题,解构《黄雀》公安题材叙事下的独特的市井人文图景,深入探讨了当代刑侦剧的创作新方向。

《黄雀》专场分享会以“类型剧的破局与创新”为主题。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韩云升,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黄雀》编剧王小枪,导演卢伦常,出品人、总制片人张海东,制片人冯蕴婷,制片人张晓东,以及郭柯宇、赵滨、张皓然、王铮、郭丞等剧中主要演员出席了此次分享会。王小枪提到,对于《黄雀》这种现实主义题材,更加注重的是在叙事角度和人性深度上的创新。该剧在人物关系上,抛弃了以往创作中比较固定的人物关系模式,采用“织网式”结构,让每组人物关系形成有机闭环。卢伦常强调,该剧以真实案件为基底,通过创新性的案件设计和多样化的破案手法,在保证现实质感的同时提升戏剧张力。张海东介绍选角策略时指出,该剧突破传统人物塑造模式,采用“反标签化”处理方式,特别注重反派角色的反差塑造,同时避免配角沦为功能性角色。冯蕴婷提到,《黄雀》在刑侦剧类型上的创新探索具有双重性,摒弃了传统的单元案件模式,采用“剧中剧、案中案”的环环相扣叙事结构,案件线索相互交织,甚至刻意保留了一些留白和开放性结局,希望能给观众多一些想象空间。张晓东特别提到在日均数万客流量的火车站实景拍摄所面临的巨大协调难度。这些在真实环境中遇到的困难成就了剧中那些令人难忘的精彩桥段,让作品呈现出独特的纪实质感。

本次《黄雀》专场分享会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也让更多创作者看到了类型剧的突破可能。作为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四季影像”主题分享会的首场活动,标志着“四季影像”这一全新品牌的正式起航。

未来,“四季影像”主题分享会将持续促进行业深度交流,从春天开始,伴随春夏秋冬的四季轮转,每个季度将聚焦一类题材、一部标杆作品或一个行业热点,邀请顶尖创作者与专家学者,用更为先锋的观点、更加尖锐的对话,为行业带来更多前沿思考和灵感碰撞。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杨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