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海传》最新的剧情里,藏海与庄之行结盟了。
为了接近平津侯,从他口中套出当年灭门惨案的第三个真凶,藏海在师父高明的启发下,决定从侯府二公子庄之行入手。

和我们印象中的纨绔子弟一样,庄之行干啥啥不行、摆烂第一名。他日常吃吃喝喝、习惯花钱赌博,既无经世致用的学问,也无夺嫡上位的野心。
只是,藏海环视庄府上下,大公子庄之甫春风满意、备受恩宠,大夫人蒋襄出身贵族、目中无人,这母子二人都不是优质的合作对象。
无奈之下,藏海只能选择与庄之行合作。
洗浴搓澡见同僚,约会住宿谈生意。澡堂文化是国人上下五千年的智慧。在这样一丝不挂、坦诚相见的地方,彼此之间才能放下戒备、敞开心扉。
藏海与庄之行的相见,就在枕楼的浴池。藏海带着任务而来,因此还没正式见面,就对庄之行花式吹捧、一通彩虹屁。
有了这样自然而然、不露痕迹的开始,藏海很快就与庄之行拉近了关系。在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里,两人渐渐地切入了正题。藏海表示愿意扶持庄之行成为侯府继承人,但二公子也不是铁憨憨,他利用劝酒的机会,三杯两盏下肚,就识破了藏海的身份。

庄之行当面戳穿了藏海的心思——你秘密潜入侯府、千方百计伺机接近,真正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杀平津侯、报灭门的血仇吗?
藏海原以为一切尽在掌握,谁料最终却被庄之行识破身份。不过,和父亲平津侯不同,庄之行却是一个善良的人。他虽然看穿了藏海的身份、知道了他的动机,但却不愿眼睁睁地看着蒯氏最后的血脉就此消失。因此,他给了藏海一天的时间,要他从此离开京城、远走高飞。
二公子给藏海下了最后通牒,被逼无奈的藏海只能选择痛下杀手、送庄之行下线。就在当晚,藏海带着父亲留下的青铜匣,悄悄尾随二公子到庄氏郊外的陵园,决定在月黑风高夜、射杀庄之行。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藏海却意外地改变了主意,他决定放过庄二公子,试图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施展纵横游说之术,再次向庄之行抛出合作的橄榄枝。
明明已经做好了杀人灭口的准备,藏海为什么要在最后关头放过庄之行呢?
从表面上看,促使藏海改变决定的是一种花——独岭南星。
这是一种原产于南沼地区的毒物,藏海博学多才、精通药理,当他看到独岭南星时,立刻就意识到了二公子母亲之死定有猫腻。

正是这种奇特的花草,让藏海决定放下屠刀、重启合作。
不过,对于藏海而言,他之所以放过庄之行,独岭南星只是引子,真正让他决定手下留情的是二公子在母亲坟前的一段独白。
当时,庄之行是这样说的,“大夫人待我不错,也没有苛待我,只是一直防着我,想把我养成一个废人,不能跟大哥争宠,可她真是多虑了,我从来也没想过。”
惯子如杀子。事实上,庄之行对于大夫人的小心思一清二楚。他十分清楚,大夫人蒋襄对自己看似惯着、实则防着,但是他根本就没有争夺侯府世子的野心,所以才会揣着明白装糊涂。

如果说这段话透出庄之行的聪明;那么接下来的这段话则让人看到了他的善良。
隔着坟茔,庄之行还碎碎念地说起了藏海。他说,“我还遇到了一位故人,我知道他这次回来,是要杀了爹,替他全家报仇。我要他离开京城,再也不要回来。娘,我没做错吧。”
在庄之行识破藏海身份后,高明师父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要弟子杀掉二公子、杜绝后患。当时,高明是这样说的,“庄之行就好像随时可以点着的火药,你报仇的事不仅完不成,自己可能就搭上了。”

在藏海被二公子认出之后,庄之行虽然说过不愿看着藏海死于父亲之手。只是,正如高明说的那样,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庄之行毕竟是平津侯的儿子,一旦他戳穿藏海身份,后果不堪设想。谁知道他是真像绵羊一般的善良,还是凶残而又善于伪装的饿狼。
但是,在母亲坟前,没有了他人与压力,庄之行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是他发自肺腑的真心话。
在试探藏海时,庄之行说起当年的往事,他称呼对方为“恶童”。如今,在母亲的坟前,卸下了防备之后,再次提起藏海,他的称呼已经变了“故人”。

称呼的改变,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善良。即使幼年时曾与藏海闹过不愉快,但是在庄之行的心里,他始终把稚奴当作自己的老朋友。所以,他才会对九泉之下的母亲说,放走藏海的事情,自己没有做错。
正是这段话,让藏海起了恻隐之心。他虽然从小被师父们教导,不能轻易交付真心、不要轻易相信他人。但是,庄之行的坦荡和善良,让他改变灭口的决定。
话和明白人说,事与踏实人做,情同厚道人谈。毕竟,庄之行既聪明、又善良,这样智商高、品行好的人,简直是天选的合作伙伴。
藏海与庄之行,靖王与梅长苏,刘备与诸葛亮,最好的选择,永远是双向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