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场吃戏,就让观众看到一个又一个奇葩场面。
比如筷子“打”碗;
比如空口吃空气;
比如嘴巴动了半天,只给了食物一个轻轻地吻;
哎,真不知道是演戏门槛低了,还是演员不上心,只管拿钱糊弄了事。
正所谓,演戏没“废活”。
在有限的时长里,人物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
《咖喱辣椒》里周星驰几秒钟的cut,一口饭、一口烟,仿佛道出了自己半辈子的故事。
剧版《手机》里的范明,他饰演严守一的哥哥,外号黑砖头。
他一出场,粗鲁的吃相,还有那一个把腿抬到凳子上的动作,就“暴露”了他来自农村,从小是摸爬滚打长大的。
黑砖头性格外向,平时爱吹牛逼,有点儿自负。
他一听到邻桌是同乡口音,立马自来熟坐到一桌同吃,大聊特聊。
期间,范明边说打断的台词,边吃个不停,动作连贯,没有一丁点儿尴尬,尤其他用嘴啃掉蒜皮的动作,更是为角色注入灵魂。
《人民的名义》里侯勇饰演赵德汉,国家部委某司项目处处长。
“一口面条一口蒜,一分没动赵德汉”
99%观众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集,吃面条那场戏。

赵德汉的戏份很少,露面时间经不完全统计,仅仅只有20分钟。
可是,就凭一碗炸酱面,一瓣蒜,把这个角色性格给立住了。
前期,“面”是他的“面具”;后期别墅曝光,巨额现金被翻出来,“面”成了他掩饰尴尬的工具。
从大荧屏到小荧屏,《狗咬狗》里的陈冠希,他饰演的杀手,眼神涣散,犹如一条恶犬,饥肠辘辘,眼里只有食物。
见到食物,就猛扑。
两场吃戏,陈冠希完全没了平日的英俊潇洒,用手抓,塞满嘴巴,撑到爆,形象被“糟蹋”的一干二净。

正是这种牺牲形象的表演,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角色身上的兽性。
在一番狼吞虎咽后,他突然起身,毫无顾忌地朝着目标走去。
掏出枪,扣动扳机,一发子弹命中其脑门。
确认目标百分百断气,杀手头也不回的走出餐厅。
临出门,还不忘拿走被害人丈夫手里端着的刚出炉的虾饺。
一番操作,实在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
经典的,还有《天下无贼》大结局,刘若英饰演的王丽吃烤鸭的片段。
她让很多人从此爱上了北京烤鸭,也吃哭了不少人。
“烤鸭”即代表了北京,这是王薄王丽这对爱人,最终向往的城市。

吃着当地的特色食物,或许王丽心里,也在惦记着王薄,要是他能坐在对面就好了。
可惜,她没等到他,却等来了警察。
警察悄无声息的坐在她对面,王丽像没看到似的,机械式的进食。
“别等了,他走了”
“等我吃完,你再说”
说罢,王丽又是无言的吃。
随后,警察离开,只留下王丽一个人。
镜头前,她拼命的拿起筷子,把烤鸭、蔬菜纷纷包进鸭饼里,然后大口大口的吞下去,吃的满嘴都是酱汁。
憋着的哽咽声,狼吞虎咽的动作,表达出王丽内心复杂的情绪。
爱人死了,自己怀着孕,往后余生,她只有自己撑下去,她一边大口大口吃着,一边眼泪掉了下去。
流露出一个女人的心碎和绝望,且又夹杂着一位母亲的坚强和倔强。
《棋王》中,梁家辉饰演一个天赋异禀,出身卑微的棋痴。
梁家辉在车上被众人围观吃米饭的镜头,堪称神来之笔。
只见他拿到一盒米饭,眼睛发光,手拿着勺子,看起来尤为虔诚。
一勺接一勺的吃,吃完还不忘舔干净勺子。
米饭吃完,他又拿水把饭盒接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再一小口一小口的嘬。
吃完后,饭盒干净到发光。
到这还没结束,他眼睛又盯上了桌子缝隙里的一粒米。
他愣是抠出来,放到嘴里。
可以说,梁家辉却也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饥荒时期的饿,演绎的出神入化。
这是经历过极端饥饿以后对食物的渴望,没吃过树皮的人不会懂一粒米的珍贵。
正如你所见,一场小小的吃戏背后,隐藏的故事有很多很多。
有演员不计形象,全情投入;更是表演者从眼神、动作,到台词的完美配合。
能一一做到这些点,才能成就一出完整的表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